位置:主页 > 安全工程师 >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 > 每日一练 > 安全工程师事故安全案例分析每日一练10

安全工程师事故安全案例分析每日一练10

2015-07-08 15:20来源:学信教育网评论 浏览

  2012年4月4日14时15分,某制药厂一分厂干燥器内烘干的过氧化苯甲统发生化学分解强力爆炸,死亡4人,重伤1人,轻伤20人,直接经济损失15万元。

  该厂的最终产品是面粉改良剂,过氧化苯甲酰是主要配入药品。这种药品属于化学危险物品,遇过热、摩擦、撞击等会引起爆炸,为避免外购运输中发生危险,故自己生产。

  事故当日8时,工艺车间干燥器烘干第五批过氧化苯甲酰105公斤。按工艺要求,需干燥8个小时,至下午停机。由化验室取样化验分析,因含量不合格,需再次干燥。次日9时,将干燥不合格的过氧化苯甲酰装进干燥器。恰遇5日停电,一天没开机。6日上午8时,当班干燥工马某对干燥器进行检查后,由干燥工苗某和化验员胡某二人去锅炉房通知锅炉工杨某送热汽,又到制冷房通知王某开真空,后胡、苗二人又回到干燥房。9时左右,张某喊胡某去化验。下午2时停抽真空,在停抽真空后15分钟左右,干燥器内的干燥物过氧化苯甲酰发生化学爆炸,共炸毁车间上下两层5间、粉碎机1台、干燥器1台,定干燥器内蒸汽排管在屋内向南移动约3m,外壳撞倒北墙飞出8. 5m 左右,楼房倒塌,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事故原因分析如下:

  1.第一分蒸汽阀门没有关,第二分蒸汽阀门差一圈没关严,显示第二分蒸汽阀门进汽量的压力表是0.1MPa。据此判断干燥工马某、苗某没有按照《干燥器安全操作法》要求"在停机抽真空之前,应提前一个小时关闭蒸汽"的规定执行。在没有关严两道蒸汽阀门的情况下,下午2点通知停抽真空,造成停抽后干燥内温度急剧上升,致使干燥物过氧化苯甲酰因遇过热引起剧烈分解发生爆炸。

  2.该厂在试生产前对其工艺设计、生产设备、操作规程等未按化学危险物品规定报经安全管理部门鉴定验收。

  3.该厂用的干燥器是仿照某制药厂的干燥器自制的,该干燥器适用于干燥一般物品,但干燥化学危险物品过氧化苯甲酰就不一定适用。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导致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什么,间接原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 导致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干燥工马某、苗某没有按照《干燥器安全操作法》要求"在停机抽真空之前,应提前一个小时关闭蒸汽"的规定执行。这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事故发生;该厂用的干燥器可能不适用于干燥化学危险物品过氧化苯甲酰。这是物存在不安全状态导致事故的发生。

  导致这起事故的间接原因是:该厂在试生产前对其工艺设计、生产设备、操作规程等未按化学危险物品规定报经安全管理部门鉴定验收;对职工的安全技能、安全知识的培训不够;其他的一些管理原因。

  2)这起事故的责任应如何认定?

  正确答案: 这起事故干燥工马某、苗某应负直接责任;厂领导班子应负领导责任;干燥器的设计人员应负技术责任。

  3)本案例中控制危险、有害因素的对策措施主要有哪些?

  正确答案: 本案例中,控制危险、有害因素的对策措施主要有:设置安全装置,并保证准确有效;定期维护、检修机器设备,有维护保养和检修计划;配备安全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

(责任编辑:LX)
  • 消防工程师报名
  • 执业药师
  • 一级建造师考试报名培训
  • 消防工程师报名
消防工程师报名
最新试题更多>
一级建造师报名考试辅导 消防工程师考试报名培训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