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主页 > 安全工程师 >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 > 模拟试题 > 2012年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模拟(3)

2012年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模拟(3)

2012-11-16 14:48来源:学信教育网评论 浏览

【连题】   某年夏末秋初,某电化厂液氯工段发生液氯钢瓶爆炸。该工段414m2 房全部被摧毁邻的冷冻厂厂房部分倒塌,两个厂房内设备、管线全部损毁,并造成附近办公楼及厂区周围280余间民房不同程度损坏。液氯工段当班的8名工人当场死亡。更为严重的是,爆炸后氯气7km。由于电化厂设在市区,与周围居民区距离较近,事故共导致千余人氯气中毒,数十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63万元(时值)。
  最初爆炸的一只液氯钢瓶是由用户送到电化厂来充装液氯的。由于该用户在生产设,液氯钢瓶连接管路上没有安装止回阀、缓冲罐或其他防倒灌装置,致使氯化石蜡倒灌入液:瓶中,这属于违章行为。而且在送来此钢瓶时也未向充装单位说明情况,埋下了重大事故隐 负责充装钢瓶的电化厂液氯工段工人违章操作,在充装液氯前没有按胎操作规程对欲的钢瓶进行检查和清理,就进行液氯充装。充装时,钢瓶内的氯化石蜡和液氯发生化学反应、压力升高,致使钢瓶发生爆炸,并导致周围钢瓶相继爆炸,造成严重后果,影响恶劣。
  经调查:双方工人均未经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和考核;当地政府和化工厂均没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或措施。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17~19问题(共23分):
第17题 试根据上述材料,分析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正确答案】:
 
试题解析:
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 (1)用户方违章在液氯钢瓶内混入氯化石蜡,且未向充装方说明此情况,形成事故隐患。 (2)充装方工人违章操作,在充装前未按规定检查和清理就进行充装作业。 该起事故的间接原因是: (1)用户方的生产设施存在缺陷(缺少必要的防倒灌设施)。 (2) 压力容器灌装工属于特种作业人员,应经培讥和考核,持证上岗。用户方和充装方的工人都属于违规操作,也未经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和考核,说明双方单位安全管理和教育培训不足。 (3)无论何种原因,化工厂建在居民区都是不符合有关安全规定要求的。政府和厂方也没应急救援预案或措施。

第18题 根据《安全生产法》,试提出处理建议。

【正确答案】:

试题解析:
提出的处理建议如下: 化工厂为化学危险品生产单位。根据《安全生产法》第八十、八十二、八十五条,追究该厂主受责人的法律责任;追究该厂相关负责人、管理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的法律责任。

第19题 试提出防范此类事故发生的措施。

【正确答案】:

试题解析:
为防止此类事故发生的防范措施有: (1)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对化工厂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有效监督检查 (2)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加强化工厂安全管理,包话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其他必要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并教育、督促所有投业人员严格执行。 (3)双方单位应当对者缺陷的生产设施进行整改消除事故隐患。 (4)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加强主要负责人、特种作业人员及所有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

(责任编辑:静)
  • 消防工程师报名
  • 执业药师
  • 一级建造师考试报名培训
  • 消防工程师报名
消防工程师报名
最新试题更多>
一级建造师报名考试辅导 消防工程师考试报名培训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