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CPMP“项目范围管理”重难点点拨一
一.项目范围管理的作用有哪些?
答:项目范围管理在项目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为项目实施提供工作范围的框架。项目范围管理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为项目实施提供了一个项目工作范围的边界和框架,并通过该边界和框架去规范项目组织的行动,在确定了项目工作范围和条件之后,就可以让项目团队成员放弃不必要的工作和各种不切合实际的想法。
(2)提高资金、时间、人力和其他资源估算的准确性。项目的具体工作内容明确以后,可以依据各项具体工作来规划其所需的资金、时间、人力和其他资源。
(3)确定进度测量和控制的基准,便于对项目的实施进行有效的控制。项目范围是项目计划的基础,项目范围确定了,也就为项目进度计划的执行和控制确定了基准,从而可以采取相应的纠偏行动。
(4)有助于清楚地分派责任。
二.简述项目范围管理的过程?
答:项目范围管理的工作过程包括:收集需求、项目范围定义、创建工作分解结构、项目范围确认、项目范围控制。
收集需求,就是确定和记录满足客户需求和预期的项目和产品的特征和功能的过程。
项目范围定义,就是制定一份关于项目和产品的详细说明的过程。
创建工作分解结构,就是将项目可交付成果和项目工作细分为更小的、可操作的部分的过程。
项目范围确认,就是正式接受完工可交付成果的过程。
项目范围控制,就是监督项目状况和项目范围,并管理变更的过程。
三.范围控制的结果有哪些?
答:项目控制的结果包括:工作绩效状况、项目范围变更请求、更新组织积累的相关资源、更新的项目管理计划。
(1)工作绩效状况,项目团队通过将每项具体工作的执行情况与其相应的计划基准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在项目进展过程中该项工作所取得的绩效状况,并依据这些文档信息来判定如何对那些差距较大的工作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2)项目范围变更请求,项目范围变更请求可以由客户提出,也可由项目团队提出。它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直接的或间接的,外部的或内部的、强制的或选择性的,然而变更请求必须履行正式的程序。
(3)更新组织积累的相关资源,偏差产生的原因、选定纠正措施的理由,以及从项目范围控制中吸取的其他类型的教训,均在组织积累的相关资源历史数据库中记载并更新。
(4)更新的项目管理计划,一旦范围变更被批准,就必须对项目管理计划进行更新。如果批准的变更请求对项目范围有影响,则相应的部分文件与项目管理计划的费用基准和进度基准将在修改之后重新发布,以便反映该批准的变更,并作为未来范围控制的新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