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二级建造师建筑实务考点总结:人工降排地
排水明沟宜布置在拟建建筑基础边0.4m以外,沟边缘离开边坡披脚应不小于0.3m。排水明沟的底面应比挖土面低0.3m~0.4m。集水井井底面应比沟底面低0.5m以上,并随基坑的挖深而加深,以保持水流畅通。
在基坑土方开挖之前,用真空(轻型)井点、喷射井点或管井深入含水层内,用不断抽水方式使地下水位下降至坑底以下,同时使土体产生固结以方便土方开挖。
为防止或减少降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避免产生过大的地面沉降,可采取:
①采用回灌技术:在降水井点和要保护的建(构)筑物之间打设一排井点,在降水井点抽水的同时,通过回灌井点向土层内灌入一定数量的水(即降水井点抽出的水),形成一道隔水帷幕。
采用回灌井点时,回灌井点与降水井点的距离不宜小于6m。
②采用砂沟、砂井回灌;在降水井点与被保护建(构)筑物之间设置砂井作为回灌井,沿砂井布置一道砂沟,将降水井点抽出的水,适时、适量排入砂沟、再经砂井回灌到地下。
③减缓降水速度:在砂质粉土中降水影响的范围可达80m以上,降水曲线较平缓,为此可将井点管加长,减缓降水速度,防止产生过大的沉降。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坚持不懈,终有所成,学信教育祝您考试成功-----------
(责任编辑:·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