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二级建造师建筑实务考前冲刺:基坑工程安
1.应采取支护措施的基坑(槽):
①基坑深度较大,且不具备自然放坡施工条件;②地基土质松软,并有地下水或丰盛的上层滞水;③基坑开挖会危及邻近建、构筑物、道路及地下管线的安全与使用。
2.基坑工程监测包括支护结构监测和周围环境监测。
3.支护结构监测包括:①对维护墙侧压力、弯曲应力和变形的监测。②对支撑(锚杆)轴力、弯曲应力的监测。③对腰梁(围檩)轴力、弯曲应力的监测。④对立柱沉降、抬起的监测等。
4.对周围环境监测包括:①坑外地形的变形监测。②临近建筑物的沉降和倾斜监测。③地下管线的沉降和位移监测。
5.地下水的控制方法:集水明排、真空井点降水、喷射井点降水、管井降水、截水和回灌等。
6.基坑发生坍塌以前的主要迹象:
①周围地面出现裂缝,并不断扩展。②支撑系统发出挤压等异常响声。③环梁或排桩、挡墙的水平位移较大,并持续发展。④支护系统出现局部失稳。⑤大量水土不断涌入基坑。⑥相当数量的锚杆螺母松动,甚至有的槽钢松脱等。
7.基坑支护破坏的主要形式:
①支护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不足;②支护埋置深度不足,导致基坑隆起;③止水帷幕处理不好,导致管涌;④人工降水处理不好
(责任编辑:·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