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二建市政实务考题分析
一、考试趋势
1. 建造师考试为了是培养项目经理的,所以越来越倾向于现场经验。
2. 越来越增加题量,避免作弊。今年题的计算量明显增加。
3. 越来越靠近一级的出题模式,教材上的原文在逐渐减少,而实际当中的知识在渐渐的加大比例,二级建造师也在开始注重能力的考核。
二、考试特点
1.选择题
1)出现前期考过的考点
例如:
1.下列城镇道路路基施工质量验收项目中,属于主控项目的是()。
A.平整度
B.压实度
C.路堤边坡
D.宽度
答案:B
解析:P11 检验与验收项目:主控项目为压实度和弯沉值(0.01mm);一般项目有路基允许偏差和路床、路堤边坡等要求。
2)考点非教材原文,需要前后结合教材找出答案
例如:
3.当工期紧,最适宜淤泥质黏性土路基处理方式的是()。
A.重锤强夯
B.振动压实
C.水泥搅拌桩
D.塑料排水板加载预压
答案:C
解析:本题非教材中的原文,可以结合教材p14页和p76页,预压需要时间,而强夯和振动不适合淤泥质土。
3)一些题目属于送分题目,只要了解关键词就能选出答案的
例如:
4.关于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混合料基层碾压错误的是()。
A.可用薄层贴补方法找平
B.采用先轻型后重型压路机碾压
C.混合料每层最大压实厚度为200mm。
D.混合料可用沥青乳液进行养护
答案:A
解析:禁止用薄层贴补的方法进行找平。参见教材P16.
4)教材中原文类型的
例如:
5.与沥青混合土面层相比,水泥混合土面层在荷载下强度和变形特点是()。
A.抗弯强度大,弯沉变形大
B 抗弯强度大,弯沉变形小
C.抗弯强度小,弯沉变形大
D.抗弯强度小,弯沉变形小
答案:B
解析:水泥混凝土路面属于刚性路面,刚性路面的特点是弯拉强度大,弯沉变形小。 参见教材P2.
5)简单但易出错型
例如:
6.沥青混凝土面层中,直接承受行车荷载作用的是()。
A.面层
B.基层
C.垫层
D.底基层
答案:A
解析:本题问的不是只要承重层,问的是“直接”承受行车荷载作用的。
6)题目稍偏,但是从题意上还是可以分析出来的
例如:
10.暗挖隧道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工艺流程中,紧接在“开挖环形拱部-架立钢支撑-喷射混凝土”后的工序是()。
A.封底
B.二次衬砌
C.接长钢支撑
D.开挖核心土和下台阶
答案:D
解析:从四个答案中可以判断封底和二次衬砌属于后面的工序,至于是先开挖核心土和 下台阶还是先接长钢支撑需要分析,支撑是土体被开挖以后才可以进行,所以应该是先挖后支。
2.案例题
1)教材上的原文
例如:案例一(1)教材上的原文,路基可以考核的也就只有碾压和试验段内容了,考核的方式是补充。
2)频繁考点
例如:案例一(3)索赔事件。索赔年年出,但是每一年也没有什么变化,就是对于索赔的判断,考试的时候为了严谨,也可以把工期与费用的索赔分开来写。
3)出现前期的考题
例如:案例一(4)。2011年一建出过。
4)图形案例
例如:案例二 属于管线回填的常识,也是教材上的图(P237页),对于考试越来越多的考图题的情况下,对于教材中为数不多的图纸以后需要引起大家的注意。
5)注重考核法规和管理教材上的知识
例如:案例三(1),在一建市政的2013年考核安全技术交底的内容就是出自项目管理的教材,所以对于公共课的学习已经不再单单是本门考试通过的问题了。
6)教材中找不出原文,需要自己总结
例如:案例三(2)这个地方不能单纯的从设计变更路线回答,相应的知识点在施工教材上也可以找到雏形,但是也非原文。
7)计算题
例如:案例四(1),2014年二建市政考试最大的特点就是案例的计算题型增加,如果没有这方面的知识。计算题很少有人解答出来。
三、考试注意事项
1、书背的好的,未必考试就考的好,但是考试考的好的人,大多数书背的不错。
2、掌握自己的答题速度,做到考试时心中有数。
3、仔细阅读案例题干2遍以上再看问题。
4、看完整个案例的全部问题再着手写答案。
5、回答问题一定要结合案例题干。
6、遇到不会或拿不准的问题可以先简单写几点或是跳过去最后再来回答。
7、案例一般前2题就会出现难度极高的问题,心理不要受到影响,后面的题其实很简单。
8、根据个人情况可以选择分段答题法,把主要知识点先答好,最后有时间再回来补答扩展知识点。
9、遇到没有见过的技术点和管理点不用心慌,其实书上都有相似和想近的知识点,读懂问题,大胆出手。
10、答题时可以先在自己大脑里把施工场景想像出来,把自己置身于工程场景之中,可以有助于答题。
11、现在案例题干中提到的知识点几乎全有用,最有效的检查办法就是看题干中还有哪个知识点没用到。
12、调整作息时间,为考试提高身体和精神上的保证。
13、准考号和档案号位数一样,核对好再填写.
14、答题位置一定要看好,不要答错位置,有惨痛教训。
15、一建真题和二建真题思路有很大不同,做题时需注意。
16、碰到一些不会的题目,可以从其他案例题目中找一些思路,甚至可以到选择题中找到一些点
---------本文由学信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别老师提供,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