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二级建造师市政实务预习:水泥混凝土路面
2015年二级建造师《市政工程管理与实务》预习计划:第一阶段 城镇道路分类:城镇道路分级、城镇道路技术标准、城镇道路路面分类 沥青路面结构组成及性能要求:沥青路面结构组成、沥青路面性能要求 沥青混合料的组成与材料:沥青混合料的组成、沥青的性能、粗骨料、细骨料的性能、填充料、纤维稳定剂的性能、热拌沥青混合料主要类型 |
面层:
水泥混凝土面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耐久性(抗冻性)、表面抗滑、耐磨、平整。
面层混凝土板分类:普通(素)混凝土板、碾压混凝土板、连续配筋混凝土板、预应力混凝土板和钢筋混凝土板。
1.厚度:
普通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碾压混凝土或连续配筋混凝土面层所需的厚度,根据交通等级、公路等级、变异水平等级按现行规范选择并经计算确定。计算厚度产生的混凝土弯拉强度应大于最大荷载疲劳应力和最大温度疲劳应力的叠加值。
2.混凝土弯拉强度:
面层水泥混凝土的抗弯拉强度不得低于4.5MPa,快速路、主干路和重交通的其他道路的抗弯拉强度不得低于5.0MPa。
3.接缝:
混凝土板在温度变化影响下会产生胀缩。因此,一般相邻的接缝对齐,不错缝。每块矩形板的板长按面层类型、厚度并由应力计算确定。
纵向接缝与路线中线平行,并应设置拉杆。
水泥混凝土面层自由边缘,承受反正交通的胀缝、施工缝,小于90°的面层角隅,下穿市政管线路段,以及雨水口和地下设施的检查井周围,面层应配筋补强。
4.抗滑性:
应具有较大的粗糙度,具备较高的抗滑性,以提高行车安全性。可采用刻槽、压槽、拉槽或拉毛等方法行车面层的构造深度。
(责任编辑:·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