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二级建造师市政实务预习:混凝土配合比设
2015年二级建造师《市政工程管理与实务》预习计划:第四阶段 改性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技术:生产和运输、施工、开放交通及其他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搅拌和运输、混凝土面板施工 |
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在兼顾技术经济性的同时应满足弯拉强度、工作性、耐久性三项指标的要求。
混凝土配合比参数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水灰比的确定按《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的规定公式计算,并在满足弯拉强度计算值和耐久值两者要求的水灰比中取小值。
②应根据砂的细度模数和粗骨料种类按规范查表确定砂率。
③根据粗骨料种类和适宜的坍落度,按规范的经验公式计算单位用水量,并取计算值和满足工作性要求的最大单位用水量两者中的小值。
④根据水灰比计算确定单位水泥用量,并取计算值与满足耐久性要求的最小单位水泥用量中的大值。
⑤可按密度法或体积法计算砂石料用量。
⑥重要路面应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配合比优选。
2.搅拌:
①搅拌设备应优先选用间歇式拌合设备,并在投入生产前进行标定和试拌,搅拌楼配料计量偏差应符合规范规定。
②搅拌过程中,应对拌合物的水灰比及稳定性、坍落度及均匀性、坍落度损失率、振动黏度系数、含气量、泌水率,视密度、离析等项目进行检验与控制,均应符合质量标准的要求。
③钢纤维混凝土的搅拌应符合《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的有关规定。
3.运输:
①应根据施工进度、运量、运距及路况,选配车型和车辆总数。
②混凝土拌合物出料到运输,铺筑完毕允许最长时间如下表:
(责任编辑:·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