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二级建造师市政实务预习:编绘竣工图的方
2015年二级建造师《市政工程管理与实务》预习计划:第十六阶段 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区防渗层施工技术: 泥质防水层施工、 土工合成材料膨润土垫(GCL) 施工、 聚乙烯(HDPE) 膜防渗层施工技术 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区导排系统施工技术: 卵石粒料的运送和布料、 摊铺导排层、收集渠码砌、 HDPE渗沥液收集花管连接、 生活垃圾导排系统施工控制要点 垃圾填埋与环境保护技术: 垃圾填埋场选址与环境保护、 垃圾填埋场建设与环境保护 施工测量主要内容与常用仪器: 施工测量的基本概念、 常用仪器及测量方法 场区控制测量: 场区控制测量特点与规定、 场(厂)区平面控制网、 场区高程控制网 竣工图编绘与实测: 竣工图编绘、 编绘竣工图的方法和步骤 栽植基础工程: 栽植前土壤处理、 重盐碱、重黏土地土壤改良、 设施顶面栽植基层工程、 坡面绿化防护栽植基层工程、 水湿生植物栽植槽工程 |
(一)准备工作
1.决定竣工图的比例尺
应根据工程规模大小和构筑物密集程度,参照下列规定确定竣工图的比例尺:(1)小区内为1/500或1/1000; (2)小区外为 1/1000〜1/5000。
2.绘制竣工图
竣工测量应按规范规定补设控制网。受条件制约无法补设测量控制网时,可考虑以施工有效的测量控制网点为依据进行测量,但应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对重复利用的施工控制网点进行校核。控制点被破坏时,应在保证施测细部点的精度下进行恢复。对已有的资料应进行实地检测、校核,其允许偏差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施工验收规范的规定。
竣工图的绘制成图一般采用外业测量记录,经过数据传输处理后,利用专业的成图软件进行成图处理,再通过绘图仪进行打印出图。为了能长期保存竣工资料,竣工图应采用质量较好的图纸。现今逐渐采用一次成图的大幅面打印图纸代替了晒图。竣工图的允许误差不得大于图上±0.2mm 。
(二)竣工图的编绘
1.绘制竣工图的依据
(1)设计总平面图、单位工程平面图、纵横断面图和设计变更资料; (2)控制测量资料、施工检查测量及竣工测量资料。
2. 根据设计资料展点成图
凡按设计坐标定位施工的工程,应以测量定位资料为依据,按设计坐标(或相对尺寸)和标高编绘。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拐角、起止点、转折点应根据坐标数据展点成图;对建筑物和构筑物的附属部分,如无设计坐标,可用相对尺寸绘制。若原设计变更,则应根据设计变更资料编绘。
3.根据竣工测量资料或施工检查测量资料展点成图
在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过程中,在每一个单位(体)工程完成后,应该进行竣工测量,并提出其竣工测量成果。对凡有竣工测量资料的工程,若竣工测量成果与设计值之间相差未超过规定的定位允许偏差时,按设计值编绘;否则应按竣工测量资料编绘。
4.展绘竣工位置时的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编绘成图时,对于构筑物应采用不同线体绘出该工程的竣工位置,并应在图上注明工程名称、坐标和标高及有关说明。对于各种地上、地下管线,应用各种不同颜色的线体绘出其中心位置,注明转折点及井位的坐标、高程及有关注明。在没有设计变更的情况下,实测的建(构)筑物竣工位置应与设计原图的位置重合,但坐标及标高数据与设计值比较会有微小出入。
(三)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必须进行现场实测编绘竣工图:
(1)由于未能及时提出建筑物或构筑物的设计坐标,而在现场指定施工位置的工程; (2)设计图上只标明工程与地物的相对尺寸而无法推算坐标和标高; (3)由于设计多次变更,而无法查对设计资料; (4)竣工现场的竖向布置、围墙和绿化情况,施工后尚保留的大型临时设施。
为了进行实测工作,应尽量在经济和技术可行的前提下,利用大地测量控制点,并且首级控制资料应经控制点附合。此外,也可以利用施工期间使用的平面控制点和水准点进行施测。如原有控制点不够使用时,应补测控制点。
构筑物的竣工位置应根据控制点采用双极坐标法进行测量,即由两个已知控制点或条件点测出一个位置点的坐标位置。实测坐标与标髙的精度应不低于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定位精度。外业实测时,必须在现场绘出草图,并编好唯一点号顺序记录,最后根据实测成果和草图,在室内进行展绘,成为完整的竣工图。当平面布置改变超过图上面积1/3时,不宜在原施工图上修改和补充,应重新绘制竣工。
(四)竣工图最终绘制
1.分类竣工图的编绘
对于大型企业和较复杂的工程,如将场区地上、地下所有建筑物和构筑物都绘在一张总平面图上,将会使图面线条密集,不易辨认。为了使图面清晰醒目,便于使用,可根据工程的密集与复杂程度,按工程性质分类编绘竣工图。
2.综合竣工图
综合竣工图即全场性的总体竣工图,包括地上地下一切建(构)筑物和竖向布置及绿化情况等。如地上地下管线及运输线路密集,一般只编绘主要的。
3.场区、道路、建构筑物工程竣工的编绘
(1)场区道路工程竣工测量包括中心线位置、高程、横断面形式、附属构筑物和地下管线的实际位置(坐标)、高程。
(2)新建地下管线竣工测量应在覆土前进行。当不能在覆土前施测时,应在覆土前设置管线待测点并将设置的位置准确地引到地面上,作好栓点。新建管线应按有关规定完成地下管线探查记录表。
(3)场区建(构)筑物竣工测量,如渗滤液处理设施和泵房等,对矩形建(构)筑物应注明两点以上坐标,圆形建(构)筑物应注明中心坐标及接地外半径;建(构)筑物室内地坪标高;构筑物间连接管线及各线交叉点的坐标和标高。
(4)应将场区设计或合同规定的永久观测坐标标及其初始观测成果,随竣工资料一并移交建设单位。
(5)竣工测量采集的数据应符合有关规范关于数据入库的要求。
(6)测绘结果应在竣工图中标明。
(五)随工程的竣工相继进行编绘
市政公用工程上道工序的成品会被下道工序隐蔽,或工程未验收已投入使用,工程持续时间长,过程变化因素多,必须随着分项、分部工程的竣工,及时编绘工程平面图;并由专人汇总各单位工程平面图编绘竣工图。
这种办法可及时利用当时竣工测量成果进行编绘,如发现问题,能及时到现场实测查对。同时由于边竣工、边编绘竣工图,可以考核和反映施工进度。
(六)竣工图的图面内容和图例
竣工图的图面内容和图例,一般应与设计图取得一致。图例不足时,可补充编制,但必须加图例说明。
(七)竣工图的附件
为了全面反映竣工成果,便于运行管理、维修和日后改扩建,下列与竣工图有关的一切资料,应分类装订成册,作为竣工图的附件保存。
(1)地下管线、地下隧道竣工纵断面图。 (2)道路、桥梁、水工构筑物竣工纵断面图。工程竣工以后,应进行公路路面(沿中心线)水准测量,以编绘竣工纵断面图。 (3)建筑场地及其附近的测量控制点布置图及坐标与高程一览表。 (4)建筑物或构筑物沉降及变形观测资料。 (5)工程定位、检查及竣工测量的资料。 (6)设计变更文件。 (7)建设场地原始地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