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二级建造师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试卷(4)
三、案例分析题(共4题,每题20分) (一) 背景资料 某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内容有:(1)溢洪道的闸墩与底板加固,闸门更换:(2)土坝粘土灌浆、贴坡排 水、护坡和坝顶道路重建。施工项目部根据合同工期、设备、人员、场地等具体情况编制了施工总进度 计划,形成的时标网络图如下(单位:天)。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由于发包人未能按期提供场地,A工作推迟完成,B.G工作第25天末才开始。 事件2:C工作完成后发现底板混凝土出现裂缝,需进行处理,C工作实际持续时间为77天。 事件3:E工作施工过程中吊装设备出现故障,修复后继续进行,E工作实际持续时间为17天。 事件4:D工作的实际进度如下表:
注:本表中的时间按网络图要求标注,如20天是指D工作开始后的第20天末。 问题: 1. 指出计划工期和关键线路,指出A工作和C工作的总时差。 2. 分别指出事件1~事件3的责任方,并说明影响计划工期的天数。 3. 根据事件4,计算D工作在第60天末,计划应完成的累计工作量(万元),实际已完成的累计工作量 (万元),分别占D工作计划总工程量的百分比;实际比计划超额(或拖欠)工作量占D工作计划总工程 量的百分比。 4. 除A.C.E工作外,其它工作均按计划完成,计算工程施工的实际工期;承包人可向发包人提出多少天 的延期要求。 答案要点: 1、计划工期为210天,关键线路为:AGHIJE(也可用节点编号表示);A工作的总时差为0天,C工作的总 时差为10天。 2、事件1责任方为发包人,影响计划工期5天;事件2责任方为承包人,影响计划工期2天;事件3责任方 为发包人,影响计划工期2天。 3、D工作在第60天末计划应完成的累计工作量为75万元,占D工作计划总工程量的百分比为:65.8%;实际 已完成的累计工作量69万元,占D工作计划总工程量的百分比为:60.5% ;实际比计划拖欠工作量占D工作计划总工程量的百分比为:5.3%。 4、工程施工的实际工期为219天;承包人可向发包人提出5天的延期要求。 (二)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包了东风水库工程施工,制定的施工方案中部分内容如下: 1.水库大坝施工采用全段围堰法导流。相关工作内容有:①截流;②围堰填筑;③围堰拆除;④导流隧 洞开挖;⑤下闸蓄水;⑥基坑排水;⑦坝体填筑。 2.岸坡石方开挖采用钻孔爆破法施工,爆破开挖布置如图所示;隧洞爆破采用电力起爆。方案要求测量 电雷管电阻应采用小流量的通用欧姆表;用于同一爆破网路的康铜桥丝电雷管的电阻极差不超过0.5Ω; 起爆电源开关钥匙由每天负责爆破作业的班组长轮流保管。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某天装药作业时因现场阴暗,爆破作业班长亲自拉线接电安装照明设施,照明灯置于距爆破作业 面10米处。作业中发生安全事故,造成1人死亡、2人重伤。 事故发生后,项目法人及时向水行政主管部门、地方人民政府进行了报告。 事件2 :随着汛期临近,围堰上游水位上涨,基坑靠近堰脚处发生险情,地面出现涌水,夹带有许多泥沙, 并有逐渐加剧的趋势。
问题: 1. 指出施工方案1中①~⑦工作的合理施工顺序。 2. 指出图中参数Wp、L1、L2、h的名称;改正施工方案2中关于爆破作业的不妥之处。 3. 改正事件1中的错误做法;《水利工程建设重大质量与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规定,确定事件1的事故 等级,事故发生后,项目法人还应向哪个部门报告。 4. 判断事件2的基坑险情类型,指出其抢护原则。 答案要点: 1、④导流隧洞开挖-①截流-②围堰填筑-⑥基坑排水-⑦坝体填筑-③围堰拆除-⑤下闸蓄水。 2、(P58)Wp-底盘抵抗线,L1-装药深度,L2-堵塞深度,h-超钻深度; 测量电雷管电阻只许使用经过检查的专用爆破测试仪表或线路电桥,严禁使用其他电气仪表进行量测; 用于同一爆破网路的康铜桥丝电雷管的电阻极差不超过0.25Ω;起爆电源开关钥匙应由专人保管P233。 3、应由持证上岗的电工拉线接电安装照明设施,照明灯置于距爆破作业面至少30米以外处。依据《水利 工程建设重大质量与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规定(P167),已经死亡3人以下的为Ⅳ级(较大质量与安全 事故)事故,事故发生后,项目法人除了及时向水行政主管部门、地方人民政府进行报告外,生产安全事 故还要向事故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局报告。 4、事件2的基坑险情类型为管涌,抢护原则为:制止涌水带砂,留有渗水出路。
(责任编辑: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