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监理《质量控制》教材改版及扩展内容4
编辑推荐:2014年监理《质量控制》改版教材扩展内容汇总》》
质量数据波动的原因
质量特性值的变化在质量标准允许范围内波动称之为正常波动,是由偶然性原因引起的;若是超越了质量标准允许范围的波动则称之为异常波动,是由系统性原因引起的。
1.偶然性原因
在实际生产中,影响因素的微小变化具有随机发生的特点,是不可避免、难以测量和控制的,或者是在经济上不值得消除,它们大量存在但对质量的影响很小,属于允许偏差、允许位移范畴,引起的是正常波动,一般不会因此造成废品,生产过程正常稳定。通常把4M1E因素的这类微小变化归为影响质量的偶然性原因、不可避免原因或正常原因。
2.系统性原因
当影响质量的4M1E因素发生了较大变化,如工人未遵守操作规程、机械设备发生故障或过度磨损、原材料质量规格有显著差异等情况发生时,没有及时排除,生产过程则不正常,产品质量数据就会离散过大或与质量标准有较大偏离,表现为异常波动,次品、废品产生。这就是产生质量问题的系统性原因或异常原因。由于异常波动特征明显,容易识别和避免,特别是对质量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生产中应该随时监控,及时识别和处理。
二、工程质量试验与检测方法
(2)计数值标准型二次抽样检验方案
计数值标准型二次抽样检验方案时规定两组参数,即第一次抽检的样本容量n1时的合格判定数c1(只要不合格品数小于等于c1就可判定检验批为合格)和不合格判定数r1(只要不合格品数大于等于r1就可判定检验批为不合格)(c1<r1);第二次抽检的样本容量n2时的合格判定数c2.在最多两次抽检后就能判断检验批是否合格的结论。其检验程序是:
第一次抽检n1后,检出不合格品数为d1,则当:
dl≤cl时,接受该检验批;
dl≥r1时,拒绝该检验批;
c1<d1<r1时,抽检第二个样本。
第二次抽检n2后,检出不合格品是为d2,则当:
d1+d2≤c2时,接受该检验批;d1+d2>c2时,拒绝该检验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