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监理工程师《质量控制》预习:工程设计质量
建设工程设计是指根据建设单位的要求,对建设工程所需的技术、经济、资源、环境等条件进行综合分析、论证,编制建设工程设计文件的活动。一般分为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
工程设计管理服务是指监理单位根据建设单位的委托,组成设计管理咨询专家团队,通过对设计全过程的管理,在设计环节上满足对工程项目质量、进度、投资控制的需要,满足建设单位对于项目功能和品质的要求。
1.工程设计质量管理的依据
(1)有关工程建设及质量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城市规划,国家规定的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深度要求。
(2)有关工程建设的技术标准,如勘察和设计的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规范及规程、设计参数、定额、指标等。
(3)项目批准文件,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评估报告及选址报告。
(4)体现建设单位建设意图的设计规划大纲、纲要和合同文件。
(5)反映项目建设过程中和建成后所需要的有关技术、资源、经济、社会协作等方面的协议、数据和资料。
2.工程设计质量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
(1)设计单位选择:设计单位可以通过招投标、设计方案竞赛、建设单位直接委托等方式选择和委托。组织设计招标是用竞争机制优选设计方案和设计单位。设计招标的目的是选择最适合项目需要的设计单位,设计单位的社会信誉、所选派的主要设计人员的能力和业绩等是主要的考察内容。
(2)起草设计任务书:设计任务书是设计依据之一,是建设单位意图的体现。现实情况基本是设计单位写一个设计任务书,请建设单位修改后,作为正式的设计任务书使用,有的甚至不编写设计任务书。
(3)起草设计合同:设计质量目标主要通过项目描述和设计合同反映出来,设计描述和设计合同综合起来,确立设计的内容、深度、依据和质量标准,设计质量目标要尽量避免出现语义模糊和矛盾。设计合同应重点注意写明设计进度要求、主要设计人员、优化设计要求、限额设计要求、施工现场配合以及专业深化图配合等内容。
(4)分阶段设计审查:由建设单位组织有关专家或机构进行工程设计评审,目的是控制设计成果质量,优化工程设计,提高效益。设计评审包括设计方案评审、初步设计评审和施工图设计评审各阶段的内容。
1)设计方案评审:①总体方案评审。重点审核设计依据、设计规模、产品方案、工艺流程、项目组成及布局、设备配套、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建筑造型、协作条件、环保设施、防震防灾、建设期限、投资概算等的可靠性、合理性、经济性、先进性和协调性。 ②专业设计方案评审。重点审核专业设计方案的设计参数、设计标准、设备选型和结构造型、功能和使用价值等。 ③设计方案审核。要结合投资概算资料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和多方案论证,确保工程质量、投资和进度目标的实现。
2)初步设计成果评审。依据建设单位提出的工程设计委托任务和设计原则,逐条对照,审核设计是否均已满足要求。
3)施工图设计评审。施工图设计评审的内容包括:对工程对象物的尺寸、布置、选材、构造、相互关系、施工及安装质量要求的详细设计图和说明,这也是设计阶段质量控制的一个重点。评审的重点是:使用功能是否满足质量目标和标准,设计文件是否齐全、完整,设计深度是否符合规定。
4)审查设计单位提交的设计成果,并提出评估报告。
(5)审查备案:审查设计单位提出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在相关部门的备案情况,必要时应协助建设单位组织专家评审。
(6)深化设计的协调管理:对于专业性较强或有行业专门资质要求的项目,目前的通行做法是委托专业设计单位,或由具有专业设计资质的施工单位出具深化设计图纸,由设计单位统一会签,以确认深化设计符合总体设计要求,并对于相的配套专业能否满足深化图纸的要求予以确认。设计管理对于总体设计单位和深化图设计单位的横向管理很重要。
设计质量横向控制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所谓联席会议是指各专业设计人员全部出席会议,共同研究和探讨设计过程中出现的矛盾,集思广益,提出对矛盾的解决方法,根据项目的具体特性和处于主导地位的专业要求进行综合分析,使矛盾得到合理的处理。
设计质量横向控制的另一重要措施是明确各专业互提要求。各专业互相提供资料,是进行正常建筑设计工作的客观要求,只有各专业设计配合协调,避免出现相互碰壁的问题,才能保证设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