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主页 > 监理工程师 > 进度、投资、质量控制 > 辅导资料 > 2015监理工程师《投资控制》第一章预习:建设工

2015监理工程师《投资控制》第一章预习:建设工

2014-11-26 14:50来源:学信教育网评论 浏览

竣工阶段,把建设工程投资控制在批准的投资限额以内,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以保证项目投资管理目标的实现,以求在建设工程中能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投资控制的动态原理

投资控制是项目控制的主要内容之一。这种控制是动态的,并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始终。这个流程应每两周或一个月循环进行,含义如下:

(1)项目投入,即把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项目实施中。

(2)在工程进展过程中,必定存在各种各样的干扰,如恶劣天气、设计出图不及时等。

(3)收集实际数据,即对项目进展情况进行评估。

(4)把投资目标的计戈!|值与实际值进行比较。

(5)检查实际值与计划值有无偏差,如果没有偏差,则项目继续进展,继续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等。

如果有偏差,则需要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采取控制措施。在这一动态控制过程中,应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对计划目标值的论证和分析。实践证明,由于各种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制约,项目规划中的计划目标值有可能是难以实现或不尽合理的,需要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或合理调整,或细化和精确化。只有项目目标是正确合理的,项目控制方能有效。

(2)及时对项目进展做出评估,即收集实际数据。没有实际数据的收集,就无法清楚项目的实际进展情况,更不可能判断是否存在偏差。因此,数据的及时、完整和正确是确定偏差的基础。

(3)进行项目计划值与实际值的比较,以判断是否存在偏差。这种比较同样也要求在项目规划阶段就应对数据体系进行统一的设计,以保证比较工作的效率和有效性。

(4)采取控制措施以确保投资控制目标的实现。

二、投资控制的目标

控制是为确保目标的实现而服务的,一个系统若没有目标,就不需要、也无法进行控制。目标的设置应是很严肃的,应有科学的依据。

工程项目建设过程是一个周期长、投入大的生产过程,建设者在一定时间内占有的经验知识是有限的,不但常常受到科学条件和技术条件的限制,而且也受到客观过程的发展及其表现程度的限制,因而不可能在工程建设伊始,就设置一个科学的、一成不变的投资控制目标,而只能设置一个大致的投资控制目标,这就是投资估算。随着工程建设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投资控制目标一步步清晰、准确,这就是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承包合同价等。也就是说,投资控制目标的设置应是随着工程项目建设实践的不断深入而分阶段设置,具体来讲,投资估算应是建设工程设计方案选择和进行初步设计的投资控制目标;设计概算应是进行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投资控制目标;施工图预算或建安工程承包合同价则应是施工阶段投资控制的目标。有机联系的各个阶段目标相互制约,相互补充,前者控制后者,后者补充前者,共同组成建设工程投资控制的目标系统。

目标要既有先进性又有实现的可能性,目标水平要能激发执行者的进取心和充分发挥他们的工作能力,挖掘他们的潜力。若目标水平太低,如对建设工程投资高估冒算,则对建造者缺乏激励性,建造者亦没有发挥潜力的余地,目标形同虚设;若水平太高,如在建设工程立项时投资就留有缺口,建造者一再努力也无法达到,则可能产生灰心情绪,使工程投资控制成为一纸空文。

三、投资控制的重点

投资控制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这一点是毫无疑义的,但是必须重点突出。影响项目投资最大的阶段,是约占工程项目建设周期四分之一的技术设计结束前的工作阶段。在初步设计阶段,影响项目投资的可能性为7 5 ^ 〜95^ ;在技术设计阶段,影响项目投资的可能性为3 5 ^ 〜7 5 ^;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影响项目投资的可能性则为5 ^ 〜35乂。很显然,项目投资控制的重点在于施工以前的投资决策和设计阶段,而在项目做出投资决策后,控制项目投资的关键就在于设计。据西方一些国家分析,设计费一般只相当于建设工程全寿命费用的I X 以下,但正是这少于I X 的费用却基本决定了几乎全部随后的费用。由此可见,设计对整个建设工程的效益是何等重要。这里所说的建设工程全寿命费用包括建设投资和工程交付使用后的经常性开支费用(含经营费用、日常维护修理费用、使用期内大修理和局部更新费用)以及该项目使用期满后的报废拆除费用等。

四、投资控制的措施

为了有效地控制建设工程投资,应从组织、技术、经济、合同与信息管理等多方面采取措施。从组织上采取措施,包括明确项目组织结构,明确投资控制者及其任务,以使投资控制有专人负责,明确管理职能分工;从技术上采取措施,包括重视设计多方案选择,严格审查监督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深入技术领域研究节约投资的可能性;从经济上采取措施,包括动态地比较投资的实际值和计划值,严格审核各项费用支出,采取节约投资的奖励措施等。

应该看到,技术与经济相结合是控制投资最有效的手段。长期以来,在我国工程建设领域,技术与经济相分离。许多国外专家指出,中国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工作能力、知识面,跟外国同行相比,几乎不分上下,但他们缺乏经济观念。国外的技术人员时刻考虑如何降低工程投资,但中国技术人员则把它看成与己无关的财会人员的职责。而财会、概预算人员的主要责任是根据财务制度办事,他们往往不熟悉工程知识,也较少了解工程进展中的各种关系和问题,往往单纯地从财务制度角度审核费用开支,难以有效地控制工程投资。为此,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是以提高项目投资效益为目的,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把技术与经济有机结合,要通过技术比较、经济分析和效果评价,正确处理技术先进与经济合理两者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力求在技术先进条件下的经济合理,在经济合理基础上的技术先进,把控制工程项目投资观念渗透到各阶段中。

由于建设工程的投资主要发生在施工阶段,在这一阶段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是工程项目建设费用消耗最多的时期,浪费投资的可能性比较大。因此,监理单位应督促承包单位精心地组织施工,挖掘各方面潜力,节约资源消耗,仍可以收到节约投资的明显效果。参建各方对施工阶段的投资控制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仅仅靠控制工程款的支付是不够的,应从组织、经济、技术、合同等多方面采取措施,控制投资。

项目监理机构在施工阶段投资控制的具体措施如下:

(一)组织措施

(1)在项目监理机构中落实从投资控制角度进行施工跟踪的人员、任务分工和职能分工。

⑵ 编制本阶段投资控制工作计划和详细的工作流程图。

(二)经济措施

(1)编制资金使用计划,确定、分解投资控制目标。对工程项目造价目标进行风险分析,并制定防范性对策。

(2)进行工程计量。

(3)复核工程付款账单,签发付款证书。

(4)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投资踉踪控制,定期进行投资实际支出值与计划目标值的比较;发现偏差,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采取纠偏措施。

(5)协商确定工程变更的价款。审核竣工结算。

(6)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投资支出做好分析与预测,经常或定期向建设单位提交项目投资控制及其存在问题的报告。

(三)技术措施

(1)对设计变更进行技术经济比较,严格控制设计变更。

(2)继续寻找通过设计挖潜节约投资的可能性。

(3)审核承包人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对主要施工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

(四)合同措施

(1)做好工程施工记录,保存各种文件图纸,特别是注有实际施工变更情况的图纸,注意积累素材,为正确处理可能发生的索赔提供依据。参与处理索赔事宜。

(2)参与合同修改、补充工作,着重考虑它对投资控制的影响。

(责任编辑:ksy)
  • 消防工程师报名
  • 执业药师
  • 一级建造师考试报名培训
  • 消防工程师报名
最新试题更多>
一级建造师报名考试辅导 消防工程师考试报名培训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