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一级建造师施工许可法律制度考点解读(一
【法规】2013年一级建造师:施工许可法律制度考点解读(一) 建设工程施工许可制度 【知识点解读】 一、施工许可证和开工报告的适用范围 1.施工许可证的适用范围 1)需要办理施工许可证的建设工程1999年,建设部《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管理办法》进一步规定,在中华 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装修装饰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 装,以及城镇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施工,建设单位在开工前应当依照本办法的规定,向工程所在地的县 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 2)不需要办理施工许可证的建设工程 (1)限额以下的小型工程。 按照《建筑法》的规定,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的限额以下的小型工程,可以不申请办理施工许 可证。据此,《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管理办法》规定,工程投资额在30万元以下或者建筑面积在300m2以 下的建筑工程,可以不申请办理施工许可证。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 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对限额进行调整,并报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2)抢险救灾等工程。 《建筑法》规定,抢险救灾及其他临时性房屋建筑和农民自建低层住宅的建筑活动,不适用本法。 3)不重复办理施工许可证的建设工程为避免同一建设工程的开工由不同行政主管部门重复审批的现象, 《建筑法》规定,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和程序批准开工报告的建筑工程,不再领取施工许可证。 4)另行规定的建设工程 《建筑法》规定,军用房屋建筑工程建筑活动的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依据本 法制定。据此,军用房屋建筑工程是否实行施工许可,由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另行规定。 2.实行开工报告制度的建设工程开工报告审查的内容主要包括: (1)资金到位情况; (2)投资项目市场预测; (3)设计图纸是否满足施工要求; (4)现场条件是否具备“三通一平”等的要求。需要说明的是,国务院规定的开工报告制度, 不同于建设监理中的开工报告工作。 根据《建设工程监理规范》的规定,承包商即施工单位在工程开工前应按合同约定向监理工程师提交 开工报告,经总监理工程师审定通过后,即可开工。虽然在字面上都是“开工报告”,但 二者之问有着诸多不同: (1)性质不同,前者是政府主管部门的一种行政许可制度,后者则是建设监理过程中的监理单位对施工 单位开工准备工作的认可; (2)主体不同,前者是建 设单位向政府主管部门申报,后者则是施工单位向监理单位提出; (3)内容不同,前者主要 是建设单位应具备的开工条件,后者则是施工单位应具备的开工条件。 二、施工许可证的申请主体 《建筑法》规定,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 请领取施工许可证。 建设单位(又称业主或项目法人)是建设项目的投资者,如果建设项目是政府投资,则建设单位为该建 设项目的管理单位或使用单位。为建设工程开工和施工单位进场做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是建设单位 应尽的义务。因此,施工许可证的申请领取,应该是由建设单位负责,而不是施工单位或其他单位。 三、施工许可证的法定批准条件 《建筑法》规定,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已经办理该建筑工程用地批准手续; (2)在城市规划区的建筑工程,已经取得规划许可证; (3)需要拆迁的,其拆迁进度符合施工要求; (4)已经确定建筑施工企业; (5)有满足施工需要的施工图纸及技术资料; (6)有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具体措施; (7)建设资金已经落实; (8)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目前,已增加的施工许可证申领条件主要是监理和消防设计审核。 1.按照《建筑法》的规定,国务院可以规定实行强制监理的建筑工程的范围。为此,《建设工程质量 管理条例》明确规定,下列建设工程必须实行监理: (1)国家重点建设工程; (2)大中型公用事业工程; (3)成片开发建设的住宅小区工程; (4)利用外国政府或者国际组织贷款、援助资金的工程; (5)国家规定必须实行监理的其他工程。 2.《消防法》规定,依法应当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进行消防设计审核的建设工程,未经依法审核或者 审核不合格的,负责审批该工程施工许可的部门不得给予施工许可,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不得施工; 其他建设工程取得施工许可后经依法抽查不合格的,应当停止施工。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8个方面的法定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 之日起15日内,对符合条件的申请颁发施工许可证。此外,《建筑工程施工 许可管理办法》还规定,必须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的建筑工程未取得施工许可证的,一律不得开工。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应该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的工程项目分解为若干限额以下的工程项目,规避申 请领取施工许可证。 四、延期开工、核验和重新办理批准的规定 1.申请延期的规定 《建筑法》规定,建设单位应当自领取施工许可证之日起3个月内开工。因故不能按期开工的,应当向 发证机关申请延期;延期以两次为限,每次不超过3个月。既不开工又不申请延期或者超过延期时限 的,施工许可证自行废止。 2.核验施工许可证的规定 《建筑法》规定,在建的建筑工程因故中止施工的,建设单位应当自中止施工之日起1个月内,向发证 机关报告,并按照规定做好建筑工程的维护管理工作。建筑工程恢复施工时,应当向发证机关报告; 中止施工满1年的工程恢复施工前,建设单位应当报发证机关核验施工许可证。 对于因故中止施工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限向发证机关报告,并按照规定做好建设工程的维 护管理工作,以防止建设工程在中止施工期间遭受不必要的损失,保证在恢复施工时可以尽快启动。 在恢复施工时,建设单位应当向发证机关报告恢复施工的有关情况。中止施工满1年的,在建设工程 恢复施工前,建设单位还应当报发证机关核验施工许可证,看是否仍具备组织施工的条件,经核验符 合条件的,应允许恢复施工,施工许可证继续有效;经核验不符合条件的,应当收回其施工许可证, 不允许恢复施工,待条件具备后,由建设单位重新申领施工许可证。 3.重新办理批准手续的规定 对于实行开工报告制度的建设工程,《建筑法》规定,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批准开工报告的建筑工程, 因故不能按期开工或者中止施工的,应当及时向批准机关报告情况。因故不能按期开工超过6个月的, 应当重新办理开工报告的批准手续。 五、违法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办理施工许可证或开工报告违法行为应承担的主要法律责任如下: 1.未经许可擅自开工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建筑法》规定,违反本法规定,未取得施工许可证或者开工报告未经批准擅自施工的,责令改正,对 不符合开工条件的责令停止施工,可以处以罚款。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规定,建设单位未取得施工许可证或者开工报告未经批准,擅自施工的, 责令停止施工,限期改正,处工程合同价款1%以上2%以下的罚款。 2.规避办理施工许可证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管理办法》规定,对于未取得施工许可证或者为规避办理施工许可证将工程项 目分解后擅自施工的,由有管辖权的发证机关责令改正,对于不符合开工条件的,责令停止施工, 并对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分别处以罚款。 3.骗取和伪造施工许可证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管理办法》规定,对于采用虚假证明文件骗取施工许可证的,由原发证机关收回 施工许可证,责令停止施工,并对责任单位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于伪造施 工许可证的,该施工许可证无效,由发证机关责令停止施工,并对责任单位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于涂改施工许可证的,由原发证机关责令改正,并对责任单位处以罚款;构成 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对违法行为的罚款额度 《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管理办法》规定,本办法中的罚款,法律、法规有幅度规定的从其规定。无幅度 规定的,有违法所得的处5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5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 的罚款。 【命题考点】 施工许可证的适用范围;施工许可证的法定批准条件;申请延期开工的规定;重新办理批准开工手续 的规定。 【分析预测】 (1)判断某具体工程项目是否具备申请施工许可证的条件。 (2)判断某具体工程项目是否为必须办理施工许可证的建设工程。 (3)判断该工程施工是否应重新核验施工许可证或重新办理开工报告。
(责任编辑: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