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一级建造师工程法规大纲解析8.1
2013年一级建造师工程法规大纲解析8.1 1Z308000 解决工程纠纷法律制度 1Z308010 建设工程纠纷主要种类和法律解决途径 1Z308011 建设工程纠纷的主要种类 1Z308012 民事纠纷的法律解决途径 1Z308013 行政纠纷的法律解决途径 ======================================================================================== 民事纠纷的法律解决途径: 1.和解 2.调解 调解是指双方当事人以外的第三方应纠纷当事人的请求。以法律、法规和政策或合同约定以及社会公 德为依据,对纠纷双方进行疏导、劝说,促使他们相互谅解,进行协商,自愿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 活动。 在我国,调解的主要方式是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仲裁调解、司法调解、行业调解以及专业机构调解。 3.仲裁 仲裁是当事人根据在纠纷发生前或纠纷发生后达成的协议,自愿将纠纷提交第三方(仲裁机构)作出裁 决,纠纷各方都有义务执行该裁决的一种解决纠纷的方式。 根据《仲裁法》的规定,该法的调整范围仅限于民商事仲裁,即“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纠纷”;劳动争议仲裁等不受《仲裁法》的调整,依法应当由行政 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等不能仲裁。 仲裁的基本特点如下: (1)自愿性。 (2)专业性。 (3)独立性。 (4)保密性。 (5)快捷性。 (6)裁决在国际上得到承认和执行。 4.诉讼 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以审理、裁判、执行等方式解决民事纠 纷的活动,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诉讼关系的总和。诉讼参与人包括原告、被告、第三人、证人、鉴定 人、勘验人等。 在我国,《民事诉讼法》是调整和规范法院及诉讼参与人的各种民事诉讼活动的基本法律。民事诉讼 的基本特征是: (1)公权性。 (2)程序性。 (3)强制性。 编辑推荐: 2013年一级建造师法规高频丢分点解析 一级建造师法规历年真题汇总 2013年一级建造师法规知识点解读汇总
(责任编辑:·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