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主页 > 一级建造师 > 工程法规 > 辅导资料 > 2013年一级建造师工程法规重点解析:劳动争议的

2013年一级建造师工程法规重点解析:劳动争议的

2013-08-05 15:16来源:学信教育网评论 浏览
2013年一级建造师工程法规重点解析:劳动争议的处理

1Z301183 掌握劳动争议的处理

劳动争议,是指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因实现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而发生的纠纷。我国《劳动
法》第77条第1款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
讼,也可以协商解决。”据此,我国处理劳动争议的程序通常为: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

一、协商

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首先应当协商解决。协商一致的,当事人可以形成和解协议。但和解协议不具
有强制执行力,需要当事人自觉履行。协商不是处理劳动争议的必要程序,当事人协商不成或不愿协商
的,可以依法申请调解和仲裁。

二、调解

《劳动法》规定,在用人单位内,可以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由职工代表、用
人单位代表和工会代表组成。

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经调解达成协议的,由劳动争议
调解委员会制作调解书。与和解协议一样,调解书也不具备强制执行力,只能靠当事人自觉履行。调解
也不是处理劳动争议的必要程序,当事人不愿调解或调解不成的,可直接依法申请仲裁。

三、仲裁

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任何一方都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申请劳动争议仲
裁,应当在法律规定的仲裁时效内提出,根据《劳动法》第82条规定,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
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仲裁裁决一般应在收到仲裁申请的60日内
作出。对仲裁裁决无异议的,当事人必须履行。

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逾期不起诉的,仲
裁裁决即发生法律效力。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四、诉讼

《劳动法》第83条规定:“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为正确审理劳动争议案件,依据《劳动法》和《民事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
于2001年4月16日发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有关民事
诉讼程序的法律规定,详见12303030民事诉讼法。

【重点解析】

1.这四种解决劳动争议的方法需要掌握。第一种解决纠纷的方法,即“协商”与“和解”是同一含义。

2.此处的仲裁是劳动仲裁,与《仲裁法》中的仲裁不完全一致,例如,《仲裁法》中的仲裁,其仲裁结
果具有法律效力,排除了法院的诉讼管辖。而此处的劳动仲裁,则赋予了当事人诉讼的权利。

3.掌握《劳动法》第82条的数据。

编辑推荐:

2013年一级建造师法规及相关知识考纲解析

2013年一级建造师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高频丢分点解析

一级建造师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历年真题

2013年一级建造师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时间速记汇总

2013年一级建造师考试法规及相关知识知识点解读汇总

学信教育专注于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造价工程师招标师高级项目管理师培训

(责任编辑:·静)
  • 消防工程师报名
  • 执业药师
  • 一级建造师考试报名培训
  • 消防工程师报名
消防工程师报名
最新试题更多>
一级建造师报名考试辅导 消防工程师考试报名培训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