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主页 > 一级建造师 > 工程法规 > 辅导资料 > 一建《工程法规》考试命题点:施工节能的规定

一建《工程法规》考试命题点:施工节能的规定

2014-04-17 08:46来源:学信教育网评论 浏览

本节导航

 节能激励措施  节能技术进步   施工节能的规定   建筑节能的规定   合理使用与节约能源的一般规定

 

  施工节能的规定 
 

  1.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循环经济促进法》规定,国家鼓励利用无毒无害的固体废物生产建筑材料,鼓励使用散装水泥,推广使用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禁止损毁耕地烧砖。在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期限和区域内,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黏土砖。 
  《绿色施工导则》进一步规定,图纸会审时,应审核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的相关内容,达到材料损耗率比定额损耗率降低30%;根据施工进度、库存情况等合理安排材料的采购、进场时间和批次,减少库存;现场材料堆放有序;储存环境适宜,措施得当;保管制度健全,责任落实;材料运输工具适宜,装卸方法得当,防止损坏和遗洒;根据现场平面布置情况就近卸载,避免和减少二次搬运;采取技术和管理措施提高模板、脚手架等的周转次数;优化安装工程的预留、预埋、管线路径等方案;应就地取材,施工现场500公里以内生产的建筑材料用量占建筑材料总重量的70%以上。 


  2.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循环经济促进法》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使用再生水。企业应当发展串联用水系统和循环用水系统,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企业应当采用先进技术、工艺和设备,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再生利用。 
  《绿色施工导则》进一步对提高用水效率、非传统水源利用和安全用水作出规定。 
  (1)提高用水效率:①施工中采用先进的节水施工工艺;②施工现场喷洒路面、绿化浇灌不宜使用市政自来水;③施工现场供水管网应根据用水量设计布置,管径合理、管路简捷,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管网和用水器具的漏损;④现场机具、设备、车辆冲洗用水必须设立循环用水装置;⑤施工现场建立可再利用水的收集处理系统,使水资源得到梯级循环利用;⑥施工现场分别对生活用水与工程用水确定用水定额指标,并分别计量管理;⑦大型工程的不同单项工程、不同标段、不同分包生活区,凡具备条件的应分别计量用水量;⑧对混凝土搅拌站点等用水集中的区域和工艺点进行专项计量考核。 
  (2)非传统水源利用:①优先采用中水搅拌、中水养护,有条件的地区和工程应收集雨水养护;②处于基坑降水阶段的工地,宜优先采用地下水作为混凝土搅拌用水、养护用水、冲洗用水和部分生活用水;③现场机具、设备、车辆冲洗、喷洒路面、绿化浇灌等用水,优先采用非传统水源,尽量不使用市政自来水;④大型施工现场,尤其是雨量充沛地区的大型施工现场建立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充分收集自然降水用于施工和生活中适宜的部位;⑤力争施工中非传统水源和循环水的再利用量大于30%。 
  (3)安全用水:在非传统水源和现场循环再利用水的使用过程中,应制定有效的水质检测与卫生保障措施,确保避免对人体健康、工程质量以及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3.节能与能源利用 
  《绿色施工导则》对节能措施,机械设备与机具,生产、生活及办公临时设施,施工用电及照明分别作出规定。 
  (1)节能措施:①制定合理施工能耗指标,提高施工能源利用率;②优先使用国家、行业推荐的节能、高效、环保的施工设备和机具;③施工现场分别设定生产、生活、办公和施工设备的用电控制指标,定期进行计量、核算、对比分析,并有预防与纠正措施;④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工作面,以减少作业区域的机具数量,相邻作业区充分利用共有的机具资源;⑤根据当地气候和自然资源条件,充分利用太阳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 
  (2)机械设备与机具:①建立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开展用电、用油计量,完善设备档案,及时做好维修保养工作,使机械设备保持低耗、高效的状态;②选择功率与负载相匹配的施工机械设备,避免大功率施工机械设备低负载长时间运行;③合理安排工序,提高各种机械的使用率和满载率,降低各种设备的单位耗能。 
  (3)生产、生活及办公临时设施:①利用场地自然条件,合理设计生产、生活及办公临时设施的体形、朝向、间距和窗墙面积比,使其获得良好的日照、通风和采光。南方地区可根据需要在其外墙窗设遮阳设施。②临时设施宜采用节能材料,墙体、屋面使用隔热性能好的材料,减少夏天空调、冬天取暖设备的使用时间及耗能量。③合理配置采暖、空调、风扇数量,规定使用时间,实行分段分时使用,节约用电。 
  (4)施工用电及照明:①临时用电优先选用节能电线和节能灯具,临电线路合理设计、布置,临电设备宜采用自动控制装置。采用声控、光控等节能照明灯具;②照明设计以满足最低照度为原则,照度不应超过最低照度的20%。

 
  4.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 
  (1)临时用地指标:①根据施工规模及现场条件等因素合理确定临时设施;②要求平面布置合理、紧凑,在满足环境、职业健康与安全及文明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废弃地和死角,临时设施占地面积有效利用率大于90%。 
  (2)临时用地保护:①应对深基坑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减少土方开挖和回填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土地的扰动,保护周边自然生态环境;②红线外临时占地应尽量使用荒地、废地,少占用农田和耕地;③利用和保护施工用地范围内原有绿色植被。 
  (3)施工总平面布置:①施工总平面布置应做到科学、合理,充分利用原有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为施工服务。②施工现场搅拌站、仓库、加工厂、作业棚、材料堆场等布置应尽量靠近已有交通线路或即将修建的正式或临时交通线路,缩短运输距离。③临时办公 
  和生活用房应采用经济、美观、占地面积小、对周边地貌环境影响较小,且适合于施工平面布置动态调整的多层轻钢活动板房、钢骨架水泥活动板房等标准化装配式结构。生活区与生产区应分开布置,并设置标准的分隔设施。④施工现场围墙可采用连续封闭的轻钢结构预制装配式活动围挡,减少建筑垃圾,保护土地。⑤施工现场道路按照永久道路和临时道路相结合的原则布置。⑥临时设施布置应注意远近结合(本期工程与下期工程),努力减少和避免大量临时建筑拆迁和场地搬迁。


  一建交流群:
116261316 | 通关热线0371-87539837 | 在线咨询:1730973906   

编辑推荐:

 

2014一建工程法规命题点汇总


一级建造师《工程法规》命题点第二章


一级建造师《工程法规》命题点第三章

 

(责任编辑:莎莎)
  • 消防工程师报名
  • 执业药师
  • 一级建造师考试报名培训
  • 消防工程师报名
消防工程师报名
最新试题更多>
一级建造师报名考试辅导 消防工程师考试报名培训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