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主页 > 一级建造师 > 公路实务 > 辅导资料 > 2014年一级建造师考试(公路工程)必背要点汇总

2014年一级建造师考试(公路工程)必背要点汇总

2014-09-17 16:21来源:学信教育网评论 浏览

  一、掌握路基类型

  1、一般路基的干湿包括的类型及路基干湿类型划分的依据及方法。

  答:路基的干湿类型表示路基在最不利季节的干湿状态,划分为干燥、中湿、潮湿和过湿四类。原有公路路基土的干湿类型,可以根据路基的分界相对含水量或分界稠度划分;新建公路路基的干湿类型可用路基临界高度来判别。高速公路应使路基处于干燥或中湿状态。

  2、公路路基的特殊路基类型。

  答:公路路基有软土地区路基,滑坡地段路基,岩坍与岩堆地段路基,泥石流地区路基,岩溶地区路基,多年冻土地区路基,黄土地区路基,膨胀土地区路基,盐渍土地区路基,沙漠地区路基,雪害地段路基,涎流冰地段路基等特殊路基类型。它们对公路的稳定、耐久都会造成不利影响。例如在软土地基上修建公路时,容易产生路堤失稳或沉降过大;岩溶溶洞顶板坍塌引起的路基下沉和破坏,岩溶地面坍塌破坏路基稳定性,反复泉与间歇泉浸泡路基基底,引起路基沉陷、坍塌或冒浆;雪害地段风吹雪可阻断交通,埋没车辆等。

  二、掌握原地基处理的原则和要求

  1、对原地基的处理应遵循的原则。

  答:对原地基的处理应遵循下列处理原则:原地基处理应按照设计要求精心施工,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原则下,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当地材料和工业废料。原地基处理除执行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及部颁有关标准、规范规定,遵守国家有关法规。原地基处理应节约用地,保护耕地和农田水利设施,保护生态环境。

  2、路基施工前对原地基处理的要求。

  答:路基施工前对原地基有如下六点主要处理要求:路基用地范围内的树木、灌木丛等均应在施工前砍伐或移植清理,砍伐的树木应移置于路基用地之外,进行妥善处理;路堤修筑范围内,原地面的坑、洞、墓穴等,应用原地土或砂性土回填,并按规定进行压实;原地基为耕地或松土时,应先清除有机土、种植土、草皮等,清除深度应达到设计要求,一般不小于15cm,平整后按规定要求压实;基底原状土的强度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换填,换填深度应不小于30cm。并予以分层压实到规定要求;基底应在填筑前进行压实。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路堤基底的压实度应符合原设计要求,当路堤填土高度小于路床厚度(80cm)时,基底的压实度不宜小于路床的压实度标准;当路堤基底横坡陡于1:5时,基底坡面应挖成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1m,并予以夯实。
 

  三、掌握路堤填料的选择与填筑方式

  1、对路堤填料的选择主要考虑的因素。较好的路基填料的选择。

  答:用于公路路基的填料要求挖取方便,压实容易,强度高,水稳定性好。其中强度要求是按CBR值确定,应通过取土试验确定填料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

  巨粒土,级配良好的砾石混合料是较好的路基填料;石质土,如碎(砾)石土,砂土质碎(砾)石及碎(砾)石砂(粉粒或黏土),粗粒土中的粗、细粉质砂土,细粒土中的轻、重粉质黏土都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足够的水稳定性,属于较好的路基填料。

  2、土方路堤填筑常用机械,并比较横向填筑法和联合填筑法的特点。

  答:土方路堤填筑常用的机械有推土机、铲运机、平地机、挖掘机、装载机等。

  横向填筑法的特点是:从路基一端或两端按横断面全高逐步推进填筑。填土过厚,不易压实。仅用于无法自下而上填筑的深谷、陡坡、断岩、泥沼等机械无法进场的路堤。

  联合填筑法的特点是:路堤下层用横向填筑而上层用水平分层填筑。适用于因地形限制或填筑堤身较高,不宜采用水平分层法或横向填筑法自始至终进行填筑的情况。单机或多机作业均可,一般沿线路分段进行,每段距离以20~40m为宜,多在地势平坦,或两侧有可利用的山地土场的场合采用。

  3、填石路基有哪些填筑方法。冲击压实法的特点。

  答:填筑方法有竖向填筑法(倾填法)、分层压实法(碾压法)、冲击压实法和强力夯实法。

  冲击压实法是利用冲击压实机的冲击碾周期性大振幅低频率地对路基填料进行冲击,压密填方。它具有分层法连续性的优点,又具有强力夯实法压实厚度深的优点。缺点是在周围有建筑物时,使用受到限制。

  4、高填方路堤的填筑施工。

  答:水田或常年积水地带,用细粒土填筑路堤高度在6m以上,其他地带填土或填石路堤高度在20m以上时,称为高填方路堤。高填方路堤应采用分层填筑、分层压实的方法施工,每层填筑厚度根据所采用的填料决定。如果填料来源不同,性质相差较大时,不应分段或纵向分幅填筑。位于浸水路段的高填方路堤应采用水稳定性较高及渗水性好的填料,边坡比不宜小于1:2,避免边坡失稳。

  四、掌握挖方路基施工技术

  1、选择路堑开挖方法的依据,并比较单层横向全宽挖掘法和多层横向全宽挖掘法。

  答:路堑的开挖方法根据路堑深度、纵向长短及现场施工条件而决定。

  单层横向全宽挖掘法和多层纵向全宽挖掘法的区别是:

  单层横向全宽挖掘法是从开挖路堑的一端或两端按断面全宽一次性挖到设计标高,逐渐向纵深挖掘,挖出的土方一般都是向两侧运送。该方法适用于挖掘浅且短的路堑。而多层横向全宽挖掘法是从开挖路堑的一端或两端按断面分层挖到设计标高,适用于挖掘深且短的路堑。

  2、纵向挖掘施工方法及适用性。

  答:纵向挖掘具体方法有分层纵挖法、通道纵挖法、分段纵挖法。分层纵挖法适用于较长的路堑开挖;通道纵挖法适用于较长、较深、两端地面纵坡较小的路堑开挖;分段纵挖法适用于过长,弃土运距过远,一侧堑壁较薄的傍山路堑开挖。

  3、石质路堑开挖施工。

  答:在开挖程序确定之后,根据岩石条件、开挖尺寸、工程量和施工技术要求,通过方案比较拟定合理的方式。其基本要求是:(1)保证开挖质量和施工安全;(2)符合施工工期和开挖强度的要求;(3)有利于维护岩体完整和边坡稳定性;(4)可以充分发挥施工机械的生产能力;(5)辅助工程量少。

  开挖方式有钻爆开挖、直接应用机械开挖、静态破碎法。

  1B411015 掌握路基雨期施工技术

  1、在雨期地段的施工。

  答:雨期路基施工地段一般应选择丘陵和山岭地区的砂类土、碎砾石和岩石地段和路堑的弃方地段。重黏土、膨胀土及盐渍土地段不宜在雨期施工;平原地区排水因难,不宜安排雨期施工。

  雨期施工前应做好下列准备工作有:(1)对选择的雨期施工地段进行详细的现场调查研究,据实编制实施性的雨期施工组织计划。(2)应修建施工便道并保持晴雨畅通。(3)住地、库房、车辆机具停放场地、生产设施都应设在最高洪水位以上地点或高地上,并应远离泥石流沟槽冲积堆一定的安全距离。(4)应修建临时排水设施,保证雨期作业的场地不被洪水淹没并能及时排除地面水。(5)应储备足够的工程材料和生活物资。

  雨期填筑路堤应注意:雨期路堤施工地段除施工车辆外,应严格控制其他车辆在施工场地通行;在填筑路堤前,应在填方坡脚以外挖掘排水沟,保持场地不积水,如原地面松软,应采取换填措施;应选用透水性好的碎(卵)石土、砂砾、石方碎渣和砂类土作为填料。利用挖方土作填方时应随挖随填及时压实。含水量过大无法晾干的土不得用作雨期施工填料;路堤应分层填筑。每一层的表面,应做成2%~4%的排水横坡。当天填筑的土层应当天完成压实;雨期填筑路堤需借土时,取土坑距离填方坡脚不宜小于3m。平原区路基纵向取土时,取土坑深度一般不宜大于1m。

  五、掌握路基冬期施工技术

  1、冬期施工的含义及准备工作。

  答:冬期施工是指:(1)在反复冻融地区,昼夜平均温度在-3℃以下,连续10天以上时,进行路基施工称为路基冬期施工。(2)当昼夜平均温度虽然上升到-3℃以上,但冻土未完全融化时,亦应按冬期施工。

  冬期施工应做的准备工作有:(1)对冬期施工项目按次排队,编制实施性的施工组织计划。(2)冬期施工项目在冰冻前应进行现场放样,保护好控制桩并树立明显的标志,防止被冰雪掩埋。(3)冰冻前应挖好坡地上填方的台阶,清除石方挖方的表面覆盖层、裸露岩体。(4)维修保养冬期施工需用的车辆、机具设备,充分备足冬期施工期间的工程材料。(5)准备施工队伍的生活设施、取暖照明设备、燃料和其他越冬所需的物资。

  2、对于路基施工,在冬期施工项目的选择。

  答:路基施工,可冬期进行的工程项目有:泥沼地带河湖冻结到一定深度后;含水量高的流动土质、流沙地段的路堑开挖;河滩地段开挖基坑修建防护工程;岩石地段的路堑或半填半挖地段的开挖作业。

  不宜在冬期施工的路基工程项目有: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土路基和地质不良地区的二级以下公路路堤;铲除原地面的草皮;挖掘填方地段的台阶;整修路基边坡;在河滩低洼地带将被水淹的填土路堤。

  六、掌握软土路基施工技术

  1、采用表层处理法进行软土路基的方法及特点。

  答:包括砂垫层、反压护道和土工聚合物处治。

  其特点分别是砂垫层特点:砂垫层施工简便,不需特殊机具设备,占地较少。但需放慢填筑速度,严格控制加荷速率,使地基有充分时间进行排水固结。因此,适用于施工期限不紧迫、砂料来源充足、运距不远的施工环境。

  反压护道特点:采用反压护道加固地基,不需特殊的机具设备和材料,施工简易方便,但占地多,土用量大,后期沉降大,以后的养护工作量也大。

  土工聚合物处治特点:可迅速提高地基承载力,加快施工进度;控制软基地段沉降量发展,缩短工期,使公路及早投入使用。

  七、熟悉滑坡路基的施工技术

  1、滑坡防治的工程措施需要考虑的条件。

  答:滑坡防治的工程措施主要有排水、力学平衡和改变滑带土三类。对于滑坡的处治,应分析滑坡的外表地形、滑动面、滑坡体的构造、滑动体的土质及饱水情况,以了解滑坡体的形式和形成的原因,根据公路路基通过滑坡体的位置、水文、地质等条件,充分考虑路基稳定的施工措施。

  八、了解湿陷性黄土路基的施工技术

  1、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措施。

  答:湿陷性黄土地基应采取拦截、排除地表水的措施,防止地表水下渗,减少地基地层湿陷下沉。其地下水构造物与地面排水沟渠必须采取防渗措施。

  若地基土层有强湿陷性或较高的压缩性,且容许承载力低于路堤自重力时,应考虑地基在路堤自重和活载作用下所产生的压缩下沉。除采用防止地表水下渗的措施外,可根据湿陷性黄土工程特性和工程要求,因地制宜采取换填土、重锤夯实、强夯法、预浸法、挤密法、化学加固法等措施对地基进行处理。

(责任编辑:ksy)
  • 消防工程师报名
  • 执业药师
  • 一级建造师考试报名培训
  • 消防工程师报名
消防工程师报名
最新试题更多>
一级建造师报名考试辅导 消防工程师考试报名培训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