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主页 > 一级建造师 > 公路实务 > 辅导资料 > 2015年一级建造师《公路工程》预习: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的防治

2015年一级建造师《公路工程》预习: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的防治

2015-07-03 11:59来源:学信教育网评论 浏览

一、原因分析

(一)横向裂缝

1.混凝土路面切缝不及时,由于温缩和干缩发生断裂。混凝土连续浇筑长度越长,浇筑时气温越高,基层表面越粗糙越易断裂。

2.切缝深度过浅,由于横断面没有明显削弱,应力没有释放,因而在邻近缩缝处产生新的收缩缝。

3.混凝土路面基础发生不均匀沉陷(如穿越河道、沟槽,拓宽路段处),导致板底脱空而断裂。

4.混凝土路面板厚度与强度不足,在行车荷载和温度作用下产生强度裂缝。

5.水泥干缩性大;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水灰比大;材料计量不准确;养护不及时。

6.混凝土施工时,振捣不均匀。

(二)纵向裂缝

1.路基发生不均匀沉陷,如由于纵向沟槽下沉、路基拓鸾部分沉陷、路堤一侧积水、排灌等导致路基基础下沉,板块脱空而产生裂缝。

2.由于基础不稳定,在行车荷载和水、温度的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或者由于基层材料水稳性不良,产生湿软膨胀变形,导致各种形式的开裂,纵缝也是其中一种破坏形式。

3.混凝土板厚度与基础强度不足产生的荷载型裂缝。

(三)龟裂

1.混凝土浇筑后,表面没有及时覆盖,在炎热或大风天气,表面游离水分蒸发过快,体积急剧收缩,导致开裂。

2.混凝土拌制时水灰比过大;模板与垫层过于干燥,吸水大。

3.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水泥用量和砂率过大。

4.混凝土表面过度振捣或抹平,使水泥和细集料过多上浮至表面,导致缩裂。

二、预防措施

(一)横向裂缝

1.严格掌握混凝土路面的切缝时间。

2.当连续浇捣长度很长,切缝设备不足时,可在1/2长度处先锸,之后再分段锯;可间隔几十米设一条压缝,以减少收缩应力的积聚。

3.保证基础稳定、无沉陷。在沟槽、河道回填处必须按规范要求,做到密实、均匀。

4.混凝土路面的结构组合与厚度设计应满足交通需要,特别是重年、超重车的路段。

5.选用干缩性较小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严格控制材料用量,保证计量准确,并及时养护。

6.混凝土施工时,振捣要适度、均匀。

(二)纵向裂缝

1.对于填方路基,应分层填筑、碾压,保证均匀、密实。

2.对新旧路基界面处的施工应设置台阶或格栅处理,保证路基衔接部位的严格压实,防止相对滑移。

3.河道地段,淤泥必须彻底清除;沟槽地段,应采取措施保证回填材料有良好的水稳性和压实度,以减少沉降。

4.在上述地段应采用半刚性基层,并适当增加基层厚度;在拓宽路段应加强土基,使其具有略高于旧路的强度,并尽可能保证有一定厚度的基层能全幅铺筑;在容易发生沉陷地段,混凝土路面板应铺设钢筋网或改用沥青路面。

5.混凝土路面板厚度与基层结构应按现行规范设计,以保证应有的强度和使用寿命。基层必须稳定。宜优先采用水泥、石灰稳定类基层。

(三)龟裂

1.混凝土路面浇筑后,及时用潮湿材料覆盖,认真浇水养护,防止强风和暴晒。在炎热季节,必要时应搭棚施工。

2.配制混凝土时,应严格控制水灰比和水泥用量,选择合适的粗骨料级配和砂率。

3.在浇筑混凝土路面时,将基层和模板浇水湿透,避免吸收混凝二中的水分。

4.干硬性混凝土采用平板振动器时,应防止过度振捣而使砂浆积聚表面。砂浆层厚度应控制在2〜5 m m 范围内。抹面时不必过度抹平。

三、治理措施

(一)横向裂缝

1.当板块裂缝较大,咬合能力严重削弱时,应局部翻挖修补,先沿裂缝两侧一定范围画出标线,最小宽度不宜小于l m,标线应与中线垂直,然后沿缝锯齐,凿去标线间的混凝土,浇捣新混凝土。

2.整块板更换。

3.用聚合物灌浆法封缝或沿裂缝开槽嵌入弹性或刚性粘合修补材料,起封缝防水作用。

(二)纵向裂缝

1.如属于土基沉陷等原因引起的,则宜先从稳定土基着手或者等待自然稳定后,再着手修复。

2.裂缝的修复,如采用一般性的扩缝嵌填或浇筑专用修补剂有一定效果,但耐久性不易保证;采用扩缝加筋的办法进行修补具有较好的增强效果。

3.翻挖重铺是一个常用的有效措施,但基层必须稳定可靠,否则必须首先从加强、稳定基层方面入手。

(三)龟裂

1.如混凝土在初凝前出现龟裂,可采用镘刀反复压抹或重新振捣的方法来消除,再加强湿润覆盖养护。

2. —般对结构强度无甚影响,可不予处理。

3.必要时应用注浆进行表面涂层处理,封闭裂缝。

(责任编辑:ksy)
  • 消防工程师报名
  • 执业药师
  • 一级建造师考试报名培训
  • 消防工程师报名
消防工程师报名
最新试题更多>
一级建造师报名考试辅导 消防工程师考试报名培训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