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主页 > 一级建造师 > 公路实务 > 历年真题 > 2004一级建造师公路实务真题(5)

2004一级建造师公路实务真题(5)

2012-11-02 14:15来源:学信教育网评论 浏览

3. 背景资料 

某条高速公路交通工程机电项目中包括监控、收费及通信系统,其中通信系统工程已由其他承包
人施工完成,并进行了初步
调(测)试,能为监控、收费系统提供应有的支持,收费及监控系统工程承包人将进行系统调(测)
试。

问题
1.说明系统调(测)试的目的。
2.说明系统调(测)试的步骤和合适时机。
3.说明子系统的概念以及较合适的调(测)试方法。
4.监控系统与收费系统相似的调(测)试内容有哪些?

【答案】
1.系统调(测)试的目的:是将系统中各单机设备组合到系统中去,检验本系统的功能、性能等需
求是否完善和正确,确认
本系统的功能、性能等是否符合设计和合同所规定的需求,能够将本系统提请业主进行鉴定测试、
试运行和验收。
2.调(测)试的步骤和合适时机:系统调(测)试应在全部或者主要子系统调(测)试符合要求后进行。
系统调(测)试可以按一个
分中心范围的监控或收费系统,再扩展到监控、收费及通信系统组成一个完整的大系统。也就是
一般采用“由下到上由小到大”
地逐渐扩展进行系统调 (测)试。
3.子系统的概念以及较合适的调(测)试方法:“子系统”是指部分软、硬件设备的集合,在系统
中能区分出相对独立的功能
与性能,其范围与概念是相对的,多个“子系统”汇集成更大的“子系统”直至系统。其方法是:
一般可分为“子系统测试”和
“系统测试”两个步骤。
4.相似的调(测)试内容:都包括网络测试、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可靠性测试、安全性测试、可
维护性测试、易用性测试、资料方面的内容。 

4. 背景资料 

某高速公路项目,路面面层为沥青混凝土,基层为级配碎石,项目经理部决心精心组织、科学施工,
搞好现场技术质量管
理,做了包括如下环节的工作:
——项目经理部由总工程师组织进行了技术交底;
——为真正落实公司的现场技术管理制度制定了执行细则,其中,为避免放样偏位,特别强调了落
实测量双检测;
——将以下a)、b)、c)三项作为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质量控制关键点:
a)基层强度、平整度、高程的检查与控制
b)沥青材料的检查与试验
c)集料的级配、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试验
——铺筑了沥青混凝土试验段;
——在底面层施工前,进行了测量放样和基层清扫;
——加强质量检查控制,如开工前检查、工序检查和工序交接检查等。

问题
1.你认为项目经理部的技术交底存在什么问题,如何纠正?应分别在什么层面上进行技术交底?
2.除技术交底制度,还应执行好哪些现场技术管理制度?请说明测量双检制的主要内容。
3.对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还应设置哪些质量控制关键点?
4.铺筑沥青混凝土试验段的目的是什么?
5.底面层施工前,除测量放样和清扫基层外,还要进行什么重要工序?
6.请列出其他现场质量检验控制手段。

【答案】
1.技术交底由项目经理组织,总工程师组织实施。
技术交底工作应分级进行,分级管理。
凡技术复杂(包括推行新技术)的重点工程、重点部位,应由总工程师向主任工程师、技术队长及
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交底,
明确关键性的施工技术问题,对主要项目的施工方法和特殊工程的技术、材料提出试验项目、技
术要求及注意事项等内容。普通
工程应由主任工程师参照上述内容进行。
施工队一级的技术交底,由施工技术队长负责向技术员、施工员、质量检查员、安全员以及班组
长进行交待。交待时,对所
承担的工程数量、要求期限、图纸内容、测量放样、施工方法、质量标准、技术措施、操作要求
和安全措施等方面重点进行技术
交底工作。
施工员向班组的交底工作,是各级技术交底的关键。施工员向班组交底时,要结合具体操作部位,
贯彻落实上级技术领导的
要求,明确关键部位的质量要求、操作要求及注意事项,制订保证质量、安全的技术措施,对关
键性项目、部位、新技术的推行
项目应反复、细致地向操作组进行交底,必要时应作文字交底或示范操作。

2.除技术交底制度,还应执行图纸会审制度,测量管理制度,材料、构(配)件试验管理制度,隐
蔽工程验收制度,设计变更
制度,技术总结制度,技术档案制度。
测量双检制的主要内容有:
(1)测量队应核对有关设计文件和监理工程师签认的控制网点测量资料,应由2人独立进行;核对
结果应做记录并进行签认,
成果经项目技术部门主管复核签认,总工程师审核签认后方可使用。
(2)测量外业工作必须有多人观测,并构成闭合检测条件。控制测量、定位测量和重要的放样测量
必须坚持采用两种不同方法
(或不同仪器)或换人进行复核测量。利用已知点(包括平面控制点、方向点、高程点)进行引测、
加点和施工放样前,必须坚持
“先检测后利用”的原则。测量后,测量成果必须采用两组独立平行计算进行相互校核,测量
队长、组长对各自的测量成果进行
复核签认。

3.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常见质量控制关键点有以下方面:
(1)基层强度、平整度、高程的检查与控制;
(2)沥青材料的检查与试验;
(3)集料的级配、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试验;
(4)路面施工机械设备配置与组合;
(5)沥青混凝土的运输及摊铺温度控制;
(6)沥青混凝土摊铺厚度的控制;
(7)沥青混凝土的碾压与接缝施工。
随施工进度和影响因素的变化,质量控制关键点的设置要不断推移和调整。

4.铺筑沥青混凝土试验段的目的是:确定松铺系数、施工工艺、机械配备、人员组织、压实遍
数,并检查压实度、沥青用量,矿料级配、沥青混合料马歇尔各项技术指标等。

5.底面层施工前,除测量放样和清扫基层外,还要进行的重要工序是:在施工前两天洒透层油,
施工前挂线(钢丝绳)。
6.其他现场质量检验控制手段有:测量、试验、观察、分析、监督、总结提高。

(责任编辑:静)
  • 消防工程师报名
  • 执业药师
  • 一级建造师考试报名培训
  • 消防工程师报名
消防工程师报名
最新试题更多>
一级建造师报名考试辅导 消防工程师考试报名培训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