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一级建造师《公路实务》真题及答案(10)
案例分析题:
案例一:
1.还需会审的内容有:
(1)施工的技术设备条件能否满足设计要求;当采取特殊的施工技术措施时,现有技术 力量及现场条件有无困难,能否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施工的要求。
(2〉有关特殊(新)技术或新材料的要求,其品种、规格、数量能否满足需要及工艺规定 要求。
2. A代表“注浆”,B代表“封锚”。
3."双控法”是采用张拉力和伸长值控制张拉,用伸长值校核张拉力。
4.锚索锁定后,应采用机械切割余露锚索。
5.分项工程评分值=93 — 1 一2 = 90,质量等级为“合格”。
案例二:
1. A工序:钻孔;B工序:灌浆孔封堵。
2. AC表示沥青混凝土,16表示材料公称最大粒径为16mm。
3.应浇洒粘层。其作用是:使沥青结构层与水泥混凝土路面完全粘成一个整体。
4.某批沥青材料运至工地后,施工单位仅凭供货商提供的检测报告上的数据就认定质 量合格的做法错误。
正确的做法是:实验室对进场的该批原材料应按施工技术规定的批量和项目进行检测 试验,检验合格,材料方可用于施工。
5.在施工区两端应设的安全标志有:彩旗、安全警示灯、闪光方向标、限速标志、施 工提示标志。
安全员应着橘黄色的反光安全服。安全员应分班实行24h施工路段安全巡査。
案例三:
1.潜在的安全事故类型有
(1)塌方;(2)瓦斯爆炸;(3)瓦斯突出;(4)瓦斯燃烧;(5)涌水、突泥;(6)岩爆。
2.可采用
(1)观察法;(2)—般测量法;(3)声学测量法;(4)微地震学测量法。
3. (1)加固塌体两端洞身;
(2)封闭塌腔顶部和侧部;
(3)塌腔顶部加固;(4)清渣;
(5)灌注衬砌混凝土。
4.错误做法有:
(1)采用的配电箱及插座为非隔爆型(或普通配电箱及普通插座),可能产生火花;
(2)洞内停止通风,可能导致瓦斯浓度增加;
(3)未进行瓦斯浓度检测,瓦斯浓度可能达到爆炸界限而未通知人员撤离。
5.特别重大事故。
案例四:
1.潜在的安全事故类型有
(1)塌方;(2)瓦斯爆炸;(3)瓦斯突出;(4)瓦斯燃烧;(5)涌水、突泥;(6)岩爆。
2.可采用
(1)观察法;(2)—般测量法;(3)声学测量法;(4)微地震学测量法。
3. (1)加固塌体两端洞身;
(2)封闭塌腔顶部和侧部;
(3)塌腔顶部加固;
(4)清渣;
(5)灌注衬砌混凝土。
4.错误做法有:
(1)采用的配电箱及插座为非隔爆型(或普通配电箱及普通插座),可能产生火花;
(2)洞内停止通风,可能导致瓦斯浓度增加;
(3)未进行瓦斯浓度检测,瓦斯浓度可能达到爆炸界限而未通知人员撤离。
5.特别重大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