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项目管理》考试复习重点:施工生产要素
编辑推荐:2014年《项目管理》考试复习重点汇总
一、施工人员的质量控制
施工企业必须坚持执业资格注册制度和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对所选派的施工项目领导者、组织者进行教育和培训,使其质量意识和组织管理能力能满足施工质量控制的要求;对所属施工队伍进行全员培训,加强质量意识的教育和技术训练,提高每个作业者的质量活动能力和自控能力;对分包单位进行严格的资质考核和施工人员的资格考核,其资质、资格必须符合相关法规的规定,与其分包的工程相适应。
二、材料设备的质量控制
对原材料、半成品及工程设备进行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为:控制材料设备的性能、标准、技术参数与设计文件的相符性;控制材料、设备各项技术性能指标、检验测试指标与标准规范要求的相符性;控制材料、设备进场验收程序的正确性及质量文件资料的完备性;控制优先采用节能低碳的新型建筑材料和设备,禁止使用国家明令禁用或淘汰的建筑材料和设备等。
施工单位应在施工过程中贯彻执行企业质量程序文件中关于材料和设备封样、采购、进场检验、抽样检测及质保资料提交等方面明确规定的一系列控制标准。
三、工艺方案的质量控制
在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中,制定和采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施工技术工艺方案,是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对施工工艺方案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深入正确地分析工程特征、技术关键及环境条件等资料,明确质量目标、验收标准、控制的重点和难点;
2.制定合理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施工技术方案和组织方案,前者包括施工工艺、施工方法,后者包括施工区段划分、施工流向及劳动组织等;
3.合理选用施工机械设备和施工临时设施,合理布置施工总平面图和各阶段施工平面图;
4.选用和设计保证质量和安全的模具、脚手架等施工设备;
5.编制工程所采用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专项技术方案和质量管理方案;
6.针对工程具体情况,分析气象、地质等环境因素对施工的影响,制定应对措施。
四、施工机械的质量控制
施工机械设备是所有施工方案和工法得以实施的重要物质基础,合理选择和正确使用施工机械设备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措施。
1.对施工所用的机械设备,应根据工程需要从设备选型、主要性能参数及使用操作要求等方面加以控制,符合安全、适用、经济、可靠和节能、环保等方面的要求。
2.对施工中使用的模具、脚手架等施工设备,除按适用的标准定型选用外,一般需按设计及施工要求进行专项设计,对其设计方案及制作质量的控制及验收应作为重点进行控制。
3.按现行施工管理制度要求,工程所用的施工机械、模板、脚手架,特别是危险性较大的现场安装的起重机械设备,不仅要对其设计安装方案进行审批,而且安装完毕交付使用前必须经专业管理部门的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尚需落实相应的管理制度,以确保其安全正常使用。
五、施工环境因素的控制
环境的因素主要包括施工现场自然环境因素、施工质量管理环境因素和施工作业环境因素。主要是采取预测预防的控制方法。
(一)对施工现场自然环境因素的控制
对地质、水文等方面影响因素,采取如基坑降水、排水、加固围护等技术控制方案。
对天气气象方面的影响因素,应在施工方案中制定专项预案,落实人员、器材等。
(二)对施工质量管理环境因素的控制
施工质量管理环境因素主要指施工单位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制度和各参建施工单位之间的协调等因素。要根据工程承发包的合同结构,理顺管理关系,建立统一的现场施工组织系统和质量管理的综合运行机制,确保质量保证体系处于良好的状态,保证施工质量。
(三)对施工作业环境因素的控制
施工作业环境因素主要是指施工现场的给水排水条件,各种能源介质供应,施工照明、通风、安全防护设施,施工场地空间条件和通道,以及交通运输和道路条件等因素。
学信教育官方论坛 ▏一建考试交流群:116261316 ▏通关热线:0371-87539837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