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主页 > 一级建造师 > 项目管理 > 辅导资料 > 一建《项目管理》考试复习重点:施工成本分析

一建《项目管理》考试复习重点:施工成本分析

2014-04-22 10:18来源:学信教育网评论 浏览

编辑推荐:2014年《项目管理》考试复习重点汇总

 

 

  一、施工成本分析的依据


  1.会计核算


  会计核算主要是价值核算。会计是对一定单位的经济业务进行计量、记录、分析和检查,做出预测,参与决策,实行监督,旨在实现最优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活动。


  2.业务核算


  业务核算是各业务部门根据业务工作的需要而建立的核算制度,业务核算的范围比会计、统计核算要广,会计和统计核算一般是对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而业务核算,不但可以对已经发生的,而且还可以对尚未发生或正在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


  3.统计核算


  统计核算是利用会计核算资料和业务核算资料,把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客观现状的大量数据,按统计方法加以系统整理,表明其规律性。


  二、施工成本分析的方法


  1.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


  (1)比较法。


  1)将实际指标与目标指标对比。


  2)本期实际指标与上期实际指标对比。


  3)与本行业平均水平、先进水平对比。


  (2)因素分析法。


  1)确定分析对象,并计算出实际与目标数的差异。


  2)确定该指标是由哪几个因素组成的,并按其相互关系进行排序(排序规则是:先实物量,后价值量;先绝对值,后相对值)。


  3)以目标数为基础,将各因素的目标数相乘,作为分析替代的基数。


  4)将各个因素的实际数按照上面的排列顺序进行替换计算,并将替换后的实际数保留下来。


  5)将每次替换计算所得的结果,与前一次的计算结果相比较,两者的差异为该因素对成本的影响程度。


  6)各个因素的影响程度之和,应与分析对象的总差异相等。


  (3)差额计算法。
 

  差额计算法是利用各个因素的目标值与实际值的差额来计算其对成本的影响程度。


  (4)比率法。


  比率法是指用两个以上的指标的比例进行分析的方法。


  1)相关比率法。
  2)构成比率法。
  3)动态比率法。


  2.综合成本的分析方法


  (1)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分析。


  进行预算成本、目标成本和实际成本的“三算”对比,分别计算实际偏差和目标偏差,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为今后的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寻求节约途径。


  (2)月(季)度成本分析。


  月(季)度成本分析的依据是当月(季)的成本报表。分析的方法,通常有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的对比,分析当月(季)的成本降低水平;通过累计实际成本与累计预算成本的对比,分析累计的成本降低水平,预测实现项目成本目标的前景。
  2)通过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的对比,分析目标成本的落实情况,以及目标管理中的问题和不足,进而采取措施,加强成本管理,保证成本目标的落实。
  3)通过对各成本项目的成本分析,可以了解成本总量的构成比例和成本管理的薄弱环节。
  4)通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实际与目标对比,分析产量、工期、质量、“三材”节约率、机械利用率等对成本的影响。
  5)通过对技术组织措施执行效果的分析,寻求更加有效的节约途径。
  6)分析其他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对成本的影响。


  (3)年度成本分析。


  年度成本分析的依据是年度成本报表。


  (4)竣工成本的综合分析。


  1)竣工成本分析。
  2)主要资源节超对比分析。
  3)主要技术节约措施及经济效果分析。

 

  学信教育官方论坛 ▏一建考试交流群:116261316 ▏通关热线:0371-87539837

 

 

编辑推荐:


2014年一级建造师报考指南


一级建造师项目管理历年真题


《项目管理》考前必看考点汇总

(责任编辑:莎莎)
  • 消防工程师报名
  • 执业药师
  • 一级建造师考试报名培训
  • 消防工程师报名
消防工程师报名
最新试题更多>
一级建造师报名考试辅导 消防工程师考试报名培训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