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05日《建筑工程》每日一练
学信教育网整理11月05日《建筑工程》每日一练
1[简答题]某工程包括四幢完全相同的砖混住宅楼,以每个单幢为一个施工流水段组织单位工程流水施工。已知:
(1)地面±0.OOm以下部分有四个施工过程:土方开挖、基础施工、底层预制板安装、回填土,四个施工过程流水节拍均为2周。
(2)地上部分有三个施工过程:主体结构、装饰装修、室外工程,三个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分别为4、4、2周。
问题:
1.地下主体工程适合采用何种形式的流水施工方式?并计算流水施工工期。
2.地上工程适合采用何种形式的流水施工形式?并计算流水施工工期。
3.如果地上、地下均采用相适合的流水施工组织方式,现在要求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最大限度地搭接,各施工过程间均没有间歇时间,计算最大限度搭接时间。
4.试按第3问的条件绘制流水施工进度计划,并计算总工期。
答案:
1.地下部分适合采用等节奏流水施工。
施工过程:N=4
施工段数:M=4
流水步距:K=2
工期T地下=(M+N-1)×K=(4+4-1)×2=14周。
2.地上部分适合采用成倍节拍流水施工。
施工过程:N=3
施工段数:M=4
流水步距:K=最大公约数(4,4,2)=2周
专业队数:b1=4/2=2
b2=4/2=2
b3=2/2=1
总队数N=5
工期T地下=(M+N-1)×K=(4+5-1)×2=16周
3.最大限度搭接时间,即最早的施工段地下部分最后一个施工过程完成后,迅速开始此施工段地上部分后续施工。此时其他施工段地下部分仍继续施工,这一段时间即为最大限度搭接时间。
地下部分最后的施工过程为回填土,回填土施工过程在四个流水段上的流水节拍为:2、2、2、2周,其中第一个施工段施工2周结束后,即开始进入地上部分施工,故最大限度搭接时间为剩余三个施工段施工时间:2+2+2+=6周。
当第一幢地下工程完成后即可进行地上工程,则总工期应按如下式计算:
T=(T地下-搭接时间)+T地上=(14-6)+16=24周
2[单选题]室外疏散楼梯和每层出口处平台,均应采取非燃烧材料制作,平台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 )h。
A.1
B.2
C.3
D.4
参考答案:A
3[单选题] 在非地震区,( )是建筑结构的主要水平力。
A.雪荷载
B.结构自重
C.风荷载
D.集中荷载
参考答案:C
5[单选题] 隐框玻璃幕墙玻璃板块安装完成后,应进行隐蔽工程验收,验收后应及时进行( )。
A.涂刷防锈漆
B.安装其夹具的支承装置
C.密封胶嵌缝
D.防渗漏处理
参考答案:C
6[多选题]关于基坑支护技术逆作拱墙的说法,正确的有( )。
A.钢筋混凝土拱墙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5
B.拱墙截面宜为z字形,拱壁的上、下端宜加肋梁
C.当基坑边坡地较窄时,可不加肋梁但应加厚拱壁
D.圆形拱墙壁厚不应小于300mm,其他拱墙壁厚不应小于400mm
E.拱墙结构不应作为防水体系使用
参考答案:A,B,C,E
7[多选题]明框破璃幕墙玻璃面板安装的正确技术要求有( )。
A.玻璃面板不得与框构件直接接触,应保持一定的间隙
B.每块玻璃下面应至少放置2块长度不小于100mm的弹性垫块
C.玻璃橡胶密封条的长度应比框内槽口短1.5%~2.0%
D.不允许采用自攻螺钉固定承受水平荷载的玻璃压条
E.玻璃幕墙开启窗的开启角度不应大于45°开启距离不应大于300mm
参考答案:A,B,D
8[多选题] 根据钢的用途不同,工业用钢常分为( )。
A.工具钢
B.结构钢
C.普通钢
D.高级优质钢
E.特殊性能钢
参考答案:A,B,E
9[简答题] 某施工总承包单位承担一项建筑基坑工程的施工,基坑开挖深度12m,基坑南侧距坑边6m处有一栋6层住宅楼。基坑土质状况从地面向下依次为:杂填土0~2m,粉质土2~5m,砂质土5~10 m,黏性土10~12m,砂质土12~18m。上层滞水水位在地表以下5m(渗透系数为0.5 m/d),
地表下18m以内无承压水。基坑支护设计采用灌注桩加锚杆。施工前,建设单位为节约投资,指示更改设计,除南侧外其余三面均采用土钉墙支护,垂直开挖。基坑在开挖过程中北侧支护出现较大变形,但一直未被发现,最终导致北侧支护部分坍塌。事故调查中发现:
(1)施工总承包单位对本工程做了重大危险源分析,确认南侧毗邻建筑物、临边防护、上下通道的安全为重大危险源,并制订了相应的措施,但未审批。
(2)施工总承包单位有健全的安全制度文件。
(3)施工过程中无任何安全检查记录、交底记录及培训教育记录等其他记录资料。
问题
1.本工程基坑最小降水深度应为多少?降水宜采用何种方式?
2.该基坑坍塌的直接原因是什么?从技术方面分析,造成该基坑坍塌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根据《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基坑支护安全检查评分表的要求,本基坑支护工程还应检查哪些项目?
4.施工总承包单位还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才能避免类似基坑支护坍塌?
参考解析:
1.本工程基坑最小降水深度应为7.5m。降水宜采用喷射井点或二级真空井点试排水。
2.该基坑坍塌的直接原因是采用土钉墙支护,垂直开挖不当;对出现的北侧支护部分坍塌
没有及时发现和采取措施处理。
从技术方面分析,造成该基坑坍塌的主要因素有:
(1)支护措施不当,未适当放坡,导致边坡失稳坍塌。
(2)基坑降水措施不当,因上层滞水和地下水对基坑侧壁有较大侧压力和渗入边坡,导致边坡土体自重加大、黏聚力降低。
(3)基坑施工监控措施不力,安全检查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支护出现的较大变形,没有及时采取支护加固措施。
(4)开挖顺序和方法不合理、基坑上边缘堆土、边坡受振动等。
3.根据《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基坑支护安全检查评分表的要求,本基坑支护工程还应检查的项目包括:施工方案、坑壁支护、排水措施、坑边荷载、上下通道、土方开挖、基坑支护变形监测和作业环境等。
4.施工总承包单位还应采取以下有效措施才能避免类似基坑支护坍塌:应采用临时性支撑加固。挖土时,土壁要求平直,挖好一层,支一层支撑。基坑开挖应尽量防止对地基土的扰动。当用人工挖土,基坑挖好后不能立即进行下道工序时,应预留15~30cm一层土不挖,待下道工序开始再挖至设计标高。采用机械开挖基坑时,为避免破坏基底土,应在基底标高以上预留一层由人工挖掘修整。使用铲运机、推土机时,保留土层厚度为15~20cm,使用正铲、反铲或拉铲挖土时为20~30cm。基坑开挖时,应对平面控制桩、水准点、基坑平面位置、水平标高、边坡坡度等经常复测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