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主页 > 一级建造师 > 建筑实务 > 辅导资料 > 2012年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命题点(十四

2012年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命题点(十四

2012-11-22 11:55来源:学信教育网评论 浏览
【建筑实务】2012年一级建造师: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命题点(十四)

预应力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 

【知识点解读】

一、预应力混凝土的分类 

按预加应力的方式可分为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和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先张法是在台座或钢模上先张拉
预应力筋并用夹具临时固定,再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放张并切断构件外预应力簸的
方法。后张法是先浇筑构件或结构混凝土,待达到一定强度后,在构件或结构上张拉预应力筋,然后用
锚具将预应力筋固定在构件或结构上的方法。 

二、预应力筋 

按材料可分为:钢丝、钢绞线、钢筋、非金属预应力筋等。金属类预应力筋下料应采用砂轮锯或切断机
切断,不得采用电弧切割。 

三、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 

按锚固方式不同,可分为夹片式(单孔与多孔夹片锚具)、支撑式(墩头锚具、螺母锚具等)、锥塞式(钢质
锥形锚具等)和握裹式(挤压锚具、压花锚具等)四类。 

四、预应力筋用张拉设备 

预应力筋用张拉设备有液压张拉设备和电动简易张拉设备。较常用的是液压张拉设备,由液压张拉千斤
顶、电动油泵和外接油管等组成。张拉设备要按规定定期维护和校验。液压张拉千斤顶按机型不同可分
为:拉杆式、穿心式、锥锚式和台座式等几种千斤顶类型。 

五、预应力筋的下料长度 

预应力筋的下料长度应由计算确定,计算时应考虑构件孔道长度或台座长度、锚(夹)具厚度、千斤顶工
作长度、墩头预留量、预应力筋外露长度等。 

六、预应力损失 

根据预应力筋应力损失发生的时间可分为:瞬间损失和长期损失。张拉阶段瞬间损失包括孔道摩擦损失、
锚固损失、弹性压缩损失等;张拉以后长期损失包括预应力筋应力松弛损失和混凝土收缩徐变损失等。
对先张法施工,有时还有热养护损失;对后张法施工,有时还有锚口摩擦损失、变角张拉损失等;对平
卧重叠生产的构件,还有叠层摩阻损失等。 

七、先张法预应力施工 

(1)台座在先张法生产中,承受预应力筋的全部张拉力。因此,台座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台座按构造形式可分为墩式和槽式两类。 
(2)长线台座台面(或胎模)要平整;在铺设预应力筋前应涂刷非油质类模板隔离剂,隔离剂的隔离层效
果要好,以减少台面的咬合力、黏结力与摩擦力。隔离剂不应沾污预应力筋,以免影响预应力筋与混
凝土的黏结。 
(3)在先张法中,施加预应力宜采用一端张拉工艺,张拉控制应力和程序按图纸设计要求进行。 
(4)先张法预应力筋张拉后与设计位置的偏差不得大于5mm,且不得大于构件界面短边边长的4%。在浇
筑混凝土前,发生断裂或滑脱的预应力筋必须予以更换。 
(5)预应力筋放张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不应低于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
压强度标准值的75%。 

八、后张法预应力(有黏结)施工 

(1)预应力筋孔道形状有直线、曲线和折线三种类型。 
(2)按要求进行预应力筋下料、编束(单根穿孔的预应力筋不编束),并穿入孔道(简称穿束)。(3)预应力
筋张拉时,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不得低于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
度标准值的75%。 
(4)张拉程序和方式要符合设计要求,通常预应力筋张拉方式有一端张拉、两端张拉、分批张拉、分阶
段张拉、分段张拉和补偿张拉等方式。 
(5)若混凝土构件遇有孔洞、露筋、管道串通、裂缝等缺陷或构件端支承板变形、板面与管道中心不垂
直等缺陷,均应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并达到设计要求后才能进行预应力筋张拉。 
(6)预应力筋的张拉以控制张拉力值(预先换算成油压表读数)为主,以预应力筋张拉伸长值作校核。 
(7)预应力筋张拉完毕后应及时进行孔道灌浆。 

九、无黏结预应力施工 

(1)无黏结预应力筋的铺设:一般在普通钢筋绑扎后期开始铺设无黏结预应力筋,并与普通钢筋绑扎穿
插进行。无黏结预应力筋的铺设位置应严格按设计要求就位,用间距为1~2m的支撑钢筋或钢筋马凳控
制并固定位置,用钢丝绑扎牢固,确保混凝土浇筑中预应力筋不移位。 
(2)无黏结预应力筋端头承压板应严格按设计要求的位置用钉子固定在端模板上,或用点焊固定在钢筋
上,确保无黏结预应力曲线筋或折线筋末端的切线与承压板相垂直,并确保就位安装牢固、位置准确。 
(3)无黏结预应力筋的张拉应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通常,在预应力混凝土楼盖中的张拉顺序是先张拉
楼板,后张拉楼面梁。板中的无黏结筋可依次张拉,梁中的无黏结筋可对称张拉。当曲线无黏结预应
力筋长度超过35m时,宜采用两端张拉。当长度超过70m时,宜采用分段张拉。正式张拉之前,宜用千
斤顶将无黏结预应力筋先往复抽动1~2次后再张拉,以降低摩阻力。 

【命题考点】 

先张法和后张法特点的对比;超过24h;70%;52.5级;不应小于30MPa;两端张泣;分段张拉。 

【分析预测】 

(1)根据提供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的概念及特点,分析判断其为先张法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还是后张法预
应力钢筋混凝土。 
(2)根据先张法预应力施工的技术要求,分析判断先张法预应力的具体施工过程是否符合相关规定。 
(3)根据所提供的信息,分析判断某后张法预应力施工过程是否存在不妥之处。 
(4)根据无黏结预应力施工的技术要求,分析判断场景中施工过程存在哪些不妥之处。

(责任编辑:静)
  • 消防工程师报名
  • 执业药师
  • 一级建造师考试报名培训
  • 消防工程师报名
消防工程师报名
最新试题更多>
一级建造师报名考试辅导 消防工程师考试报名培训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