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主页 > 一级建造师 > 建筑实务 > 辅导资料 > 2012年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命题点(十七

2012年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命题点(十七

2012-11-22 13:51来源:学信教育网评论 浏览
【建筑实务】2012年一级建造师: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命题点(十七)

建筑工程防水工程施工技术 

【知识点解读】

一、地下防水工程施工技术 

1.防水混凝土 

(1)防水混凝土适用于地下防水等级为1~4级的整体式防水混凝土结构。配合比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泥用量不得少于300kg/m3;掺有活性掺和料时,水泥用量不得少于280kg/m3。 
2)砂率宜为35%~45%,灰砂比宜为1:2~1:2.5。 
3)水灰比不得大于0.55。 
4)普通防水混凝土坍落度不宜大于50mm,泵送时入泵坍落度宜为100~140mm。水泥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32.5MPa,不得使用碱活性骨料。 
(2)防水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宜少留施工缝。当留设施工缝时,墙体水平施工缝不应留在剪力与弯矩最
大处或底板与侧墙的交接处,应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300mm的墙体上;拱(板)墙结合的水平施工缝,
宜留在拱(板)墙接缝线以下150~300mm处;墙体有预留孔洞时,施工缝距孔洞边缘不应小于300mm;垂
直施工缝应避开地下水和裂隙水较多的地段,并宜与变形缝相结合。 
(3)防水混凝土终凝后应立即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 

2.卷材防水 

(1)卷材防水层应铺设在混凝土结构主体的迎水面上。铺贴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应采用热熔法施工,铺
贴合成高分子卷材采用冷粘法施工。 
(2)采用外防外贴法铺贴卷材防水层时,应先铺平面,后铺立面,交接处应交叉搭接。当施工条件受到
限制时,可采用外防内贴法铺贴卷材防水层。卷材宜先铺立面,后铺平面。铺贴立面时,应先铺转角,
后铺大面。保护层根据卷材特性选用。 
(3)底板垫层混凝土平面部位的卷材宜采用空铺法或点粘法,其他与混凝土结构相接触的部位应采用满
粘法;厚度小于3mm的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严禁采用热熔法施工;冷粘法施工合成高分子卷材时,必
须采用与卷材材性相容的胶粘剂,并应涂刷均匀;铺贴时应展平压实,卷材与基面和各层卷材间必须黏
结紧密;卷材接缝必须粘贴封严,两幅卷材短边和长边的搭接宽度均不应小于100mm;采用多层卷材时,
上下两层和相邻两幅卷材的接缝应错开1/3~1/2幅宽,且两层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铺贴;在立面与平面
的转角处,卷材的接缝应留在平面上,距立面不应小于600mm;阴阳角处找平层应作成圆弧或45。
(135。)角,并应增加1层相同的卷材,宽度不宜小于500mm。 

3.涂料防水 

(1)涂料防水层包括无机防水涂料和有机防水涂料。 
(2)涂料施工前,基层阴阳角应做成圆弧形,阴角直径宜大于50mm,阳角直径宜大于10mm。涂料涂刷前
应先在基面上涂一层与涂料相容的基层处理剂。 
(3)涂膜应多遍完成,涂刷应待前遍涂层干燥成膜后进行。每遍涂刷时应交替改变涂层的涂刷方向,同
层涂膜的先后搭槎宽度宜为30~50mm。涂料防水层的施工缝(甩槎)应注意保护,搭接缝宽度应大于
100mm,接涂前应将其甩槎表面处理干净。 
(4)涂刷程序应先做施工缝、阴阳角、穿墙管道、变形缝等细部薄弱部位的涂料加强层,后进行大面积
涂刷。 
(5)涂料防水层中铺贴的胎体增强材料,同层相邻的搭接宽度应大于100mm,上下层接缝应错开1/3幅宽。 

4.防水特殊部位细部构造 

(1)施工缝、后浇带。 
(2)接缝与收头。 
(3)穿墙螺杆。 
(4)穿墙管迎水面。 

5.防水保护层 

防水层经检查合格后,应及时做保护层。顶板防水层上的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70mm,防水
层为单层卷材时,在防水层与保护层之间应设置隔离层。底板防水层上的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
小于50mm。侧墙防水层宜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保护层,或砌砖保护墙(边砌边填实)和铺抹30mm厚水
泥砂浆。 

二、屋面防水工程施工技术 

1.屋面卷材防水施工 

找平层的排水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平屋面采用结构找坡不应小于3%,采用材料找坡宜为2%;天沟、
檐沟纵向找坡不应小于1%,沟底水落差不得超过200mm。找平层宜设分格缝,并嵌填密封材料。分格
缝应留设在板端缝处,其纵横缝的最大间距: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找平层,不宜大于6m;沥青砂浆
找平层,不宜大于4m。屋面卷材防水层施工时,应先做好节点、附加层和屋面排水比较集中等部位的
处理,然后由屋面最低处向上进行。铺贴天沟、檐沟卷材时,宜顺天沟、檐沟方向,减少卷材的搭接。
当铺贴连续多跨的屋面卷材时,应按先高跨后低跨、先远后近的次序。平行于屋脊的搭接缝,应顺流
水方向搭接;垂直于屋脊的搭接缝,应顺年最大频率风向搭接。叠层铺贴的各层卷材,在天沟与屋面
的交接处,应采用叉接法搭接,搭接缝应错开;搭接缝宜留在屋面或天沟侧面,不宜留在沟底。天沟、
檐沟、檐口、泛水和立面卷材收头的端部应裁齐,塞入预留凹槽内,用金属压条钉压固定,最大钉距
不应大于900mm,并用密封材料嵌填封严。 

2.屋面涂膜防水施工 

屋面找平层及保温层的要求同屋面卷材防水施工,基层的干燥程度应视所用涂料特性确定。当采用溶剂
型涂料时,屋面基层应干燥。需铺设胎体增强材料时,当屋面坡度小于15%,可平行屋脊铺设;当屋面
坡度大于15%,应垂直于屋脊铺设,并由屋面最低处向上进行。胎体增强材料长边搭接宽度不得小于
50mm,短边搭接宽度不得小于70mm。采用二层胎体增强材料时,上下层不得相互垂直铺设,搭接缝应错
开,其间距不应小于幅宽的1/3。涂膜防水层的收头,应用防水涂料多遍涂刷或用密封材料封严。涂膜
防水屋面应设置保护层。 

3.屋面刚性防水施工 

屋面刚性防水层主要分为普通细石混凝土防水层、补偿收缩混凝土防水层、块体刚性防水层、预应力混
凝土防水层、钢纤维混凝土防水层,尤以前两种应用最为广泛。刚性防水屋面应采用结构找坡,坡度宜
为2%~3%。天沟、檐沟应用水泥砂浆找坡,找坡厚度大于20mm时,宜采用细石混凝土。刚性防水层内严
禁埋设管线。刚性防水层应设置分格缝,分格缝内应嵌填密封材料。分格缝应设在屋面板的支承端、屋
面转折处、防水层与突出屋面结构的交接处,并应与板缝对齐。普通细石混凝土和补偿收缩混凝土防水
层的分格缝,宽度宜为5~30mm,纵横间距不宜大于6m,上部应设置保护层。刚性防水层与山墙、女儿
墙、变形缝两侧墙体等突出屋面结构的交接处,应留宽度为30mm的缝隙,并应用密封材料嵌填;泛水处
应铺设卷材或涂膜附加层。 

三、室内防水工程施工技术 

1.基层处理 

(1)楼地面结构层:预制钢筋混凝土圆孔板板缝通过厕浴间时,板缝间应用防水砂浆堵严抹平,缝上加
一层宽度为250mm的胎体增强材料,并涂刷两遍防水涂料。 
(2)防水基层(找平层):卫生间防水基层应采用1:2.5或1:3水泥砂浆进行找平处理,厚度20mm,找平
层应坚实无空鼓,表面应抹平压光。 
(3)管根、墙角处理:管根及墙角处抹圆弧,半径10mm。管根与找平层之间应留出20mm宽、10mm深的凹
槽。 
(4)含水率要求:聚氨酯防水涂料施工要求防水基层干燥,聚合物水泥(JS)、聚合物乳液(丙烯酸)等防
水涂料可在潮湿基层上施工,但基层不得有明水。找平层宜设分格缝,并嵌填密封材料。分格缝应留设
在板端缝处,其纵横缝的最大间距: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找平层,不宜大于6m;沥青砂浆找平层,不
宜大于4m。屋面卷材防水层施工时,应先做好节点、附加层和屋面排水比较集中等部位的处理,然后由
屋面最低处向上进行。铺贴天沟、檐沟卷材时,宜顺天沟、檐沟方向,减少卷材的搭接。当铺贴连续多
跨的屋面卷材时,应按先高跨后低跨、先远后近的次序。平行于屋脊的搭接缝,应顺流水方向搭接;垂
直于屋脊的搭接缝,应顺年最大频率风向搭接。叠层铺贴的各层卷材,在天沟与屋面的交接处,应采用
叉接法搭接,搭接缝应错开;搭接缝宜留在屋面或天沟侧面,不宜留在沟底。天沟、檐沟、檐口、泛水
和立面卷材收头的端部应裁齐,塞入预留凹槽内,用金属压条钉压固定,最大钉距不应大于900mm,并
用密封材料嵌填封严。 

2.屋面涂膜防水施工 

屋面找平层及保温层的要求同屋面卷材防水施工,基层的干燥程度应视所用涂料特性确定。当采用溶剂
型涂料时,屋面基层应干燥。需铺设胎体增强材料时,当屋面坡度小于15%,可平行屋脊铺设;当屋面
坡度大于15%,应垂直于屋脊铺设,并由屋面最低处向上进行。胎体增强材料长边搭接宽度不得小于50
mm,短边搭接宽度不得小于70mm。采用二层胎体增强材料时,上下层不得相互垂直铺设,搭接缝应错
开,其间距不应小于幅宽的1/3。涂膜防水层的收头,应用防水涂料多遍涂刷或用密封材料封严。涂膜
防水屋面应设置保护层。 

3.屋面刚性防水施工 

屋面刚性防水层主要分为普通细石混凝土防水层、补偿收缩混凝土防水层、块体刚性防水层、预应力混
凝土防水层、钢纤维混凝土防水层,尤以前两种应用最为广泛。刚性防水屋面应采用结构找坡,坡度宜
为2%~3%。天沟、檐沟应用水泥砂浆找坡,找坡厚度大于20mm时,宜采用细石混凝土。刚性防水层内严
禁埋设管线。刚性防水层应设置分格缝,分格缝内应嵌填密封材料。分格缝应设在屋面板的支承端、屋
面转折处、防水层与突出屋面结构的交接处,并应与板缝对齐。普通细石混凝土和补偿收缩混凝土防水
层的分格缝,宽度宜为5~30mm,纵横间距不宜大于6m,上部应设置保护层。刚性防水层与山墙、女儿
墙、变形缝两侧墙体等突出屋面结构的交接处,应留宽度为30mm的缝隙,并应用密封材料嵌填;泛水处
应铺设卷材或涂膜附加层。 

三、室内防水工程施工技术 

1.基层处理 

(1)楼地面结构层:预制钢筋混凝土圆孔板板缝通过厕浴间时,板缝间应用防水砂浆堵严抹平,缝上加
一层宽度为250mm的胎体增强材料,并涂刷两遍防水涂料。 
(2)防水基层(找平层):卫生间防水基层应采用1:2.5或1:3水泥砂浆进行找平处理,厚度20mm,找平
层应坚实无空鼓,表面应抹平压光。 
(3)管根、墙角处理:管根及墙角处抹圆弧,半径10mm。管根与找平层之间应留出20mm宽、10mm深的凹
槽。 
(4)含水率要求:聚氨酯防水涂料施工要求防水基层干燥,聚合物水泥(JS)、聚合物乳液(丙烯酸)等防
水涂料可在潮湿基层上施工,但基层不得有明水。 
(5)坡度要求:防水找平层施工应在找坡层施工之后进行。地面向地漏处排水坡度为2%;地漏边缘向外
50mm内排水坡度为5%;大面积公共厕浴间地面应分区,每一个分区设一个地漏,区域内排水坡度为2%,
坡度直线长度不大于3m;公共厕浴问的门厅地面可以不设坡度。 
(6)门口防水:卫生间防水找平层应向卫生间门口外延伸250~300mm,防止卫生间内水通过卫生间外楼
板渗漏。 

2.防水层施工 

(1)防水层高度:地面四周与墙体连接处,防水层应往墙面上返250mm以上;有淋浴设施的厕浴间墙面,
防水层高度不应小于1.8m,并与楼地面防水层交圈。 
(2)防水施工工艺:聚氨酯类防水涂料应采用橡胶刮板涂刮,管根、转角处采用刷子;JS、丙烯酸类防
水涂料应采用油漆刷或滚筒刷涂刷;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应采用较硬的尼龙刷涂刷;界面渗透型
防水液应采用喷雾器进行喷涂。防水涂料应分遍涂刷,每遍不能涂刷过厚。下一遍涂刷应在上一遍涂膜
固化后进行,以手摸不粘手为准。下一遍涂刷方向应与上一遍方向垂直,涂刷遍数以达到设计要求的涂
膜厚度为准。使用高分子防水涂料、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时,防水层厚度不应小于1.2mm;水泥基渗透
结晶型防水涂膜厚度不应小于0.8mm或用料控制不应小于0.8kg/m2;界面渗透型防水液与柔性防水涂料
复合施工时,厚度不应小于0.8mm;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与聚合物水泥黏结料复合时,厚度不应小于1.8
mm。 
(3)施工顺序:先做地面与墙面阴阳角及管根处附加层处理,再做四周立墙防水层。
(4)管根防水:管根孔洞在立管定位后,楼板四周缝隙用1:3水泥砂浆堵严。缝大于20mm时,可用细石
防水混凝土堵严,并做底模。在管根与混凝土(或水泥砂浆)之间预留的凹槽内嵌填密封膏。管根平面
与管根周围立面转角处应做涂膜防水附加层。必要时在立管外设置套管,一般套管高出铺装层地面
20~50mm,套管内径要比立管外径大2~5mm,空隙嵌填密封膏。套管周边预留凹槽内嵌填密封膏。 

3.防水保护层 

在蓄水试验合格后,应立即进行防水保护层施工。保护层采用20mm厚1:3水泥砂浆,其上做地面砖等饰
面层,材料由设计选定。防水层最后一遍施工时,在涂膜未完全固化时,可在其表面撒少量干净粗砂,
以增强防水层与保护层之间的黏结;也可采用掺建筑胶的水泥浆在防水层表面进行拉毛处理后,然后再
做保护层。

【命题考点】 

防水等级;配合比;不得少于14d;卷材防水;涂料防水;施工缝、后浇带;接缝与收头;不应小于
50mm;
找平层;卷材的铺贴方法;涂膜;屋面刚性防水;天沟;女儿墙;防水涂料;基层处理;不应小于
1.8m。 

【分析预测】 

(1)根据所提供的材料,分析判断防水混凝土的配合比是否符合相关规定。 
(2)根据所提供的材料,分析判断屋面卷材防水施工的技术要求。 
(3)根据所提供的材料,分析判断屋面细部防水构造要求。 
(4)根据卷材铺贴要求,分析判断铺贴过程是否符合相关规定。 
(5)根据所提供的材料,分析判断室内防水工程基本要求。 

(责任编辑:静)
  • 消防工程师报名
  • 执业药师
  • 一级建造师考试报名培训
  • 消防工程师报名
消防工程师报名
最新试题更多>
一级建造师报名考试辅导 消防工程师考试报名培训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