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主页 > 一级建造师 > 建筑实务 > 辅导资料 > 2014年一级建造师考试(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必背

2014年一级建造师考试(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必背

2014-09-16 14:30来源:学信教育网评论 浏览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包括

  ①结构构件或连接因强度超过而破坏。

  ②结构或其一部分作为刚体而失去平衡(如倾覆、滑移)

  ③在反复荷载下构件或连接发生疲劳破坏。

  正常使用的极限状态:包括

  ①构件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产生过度变形,导致影响正常使用或建筑外观。

  ②构件过早产生裂缝或裂缝发展过宽。

  ③动力荷载下结构或构件产生过大振幅等。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混凝土最低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40。

  要求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的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一般为15~40mm(保护层最小厚度:一类环境,板墙壳≤C20的20mm,≥C25的15mm;梁≤C20的30mm,≥C25的25mm;柱均为30mm)

  一类环境设计年限50年的结构混凝土:最小保护层厚度,最大水灰比0.65,最小水泥用量225kg/m3,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C20,最大氯离子含量点水泥用量1.0%,最大碱含量(kb/m3)(不限制)M抗≥(1.2~1.5)M倾

  现行抗震设计规范适用于抗震设防烈火度为6、7、8、9度地区。三个水准“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抗震设计根据功能重要性分为甲,乙,丙,丁四类。大量的建筑物属于丙类。

  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构造措施:

  ①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

  ②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与构造柱连接起来,增强房屋的整体性;

  ③墙体有可靠的连接,楼板和梁应有足够的搭接长度和可靠连接

  ④加强楼梯间的整体性

  框架结构的抗震构造措施:框架结构震害的严重部位多发生在框架梁柱节点和填充墙处;一般柱震害重于梁,柱顶震害重于柱底,角柱震害重于内柱,短柱震害重于一般柱。框架设计成延性框架,遵守强柱、强节点、强锚固,避免短柱、加强角柱,框架沿高度不宜突变,避免出现薄弱层,控制最小配筋率,限制配筋最小直径等原则。构造上采取受力筋锚固适当加长,节点处箍筋适当加密等措施。

  导热系数小于0.25W/(m.K)的材料称为绝热材料

  防水隔离层:楼板四周除门洞外,混凝土翻边高度不应小于120mm。防水隔离层不得做在与墙交接处,应翻边高度不宜小于150mm。孔洞四周和平台临空边缘,翻边高度不宜小于100mm。

  楼梯平台上部及下部过道处的净高不应小于2米,梯段净高不应小于2.2米.楼梯踏步最小宽度和最大宽度:住宅共用楼梯0.25m,0.18m;幼儿园小学校等楼梯0.26m,0.15m。

  散水的坡度可为3%~5%。散水宜为600~1000mm,无组织排水,散水宽度可按檐口线放出200~300mm。散水与外墙之间宜设缝,缝宽可为20~30mm,缝内应填弹性膨胀防水材料。

  女儿墙:与屋顶交接处必须做泛水(高度≥350mm),压檐板上表面应向屋顶方向倾斜10%,并出挑≥60mm。

  防火门、防火窗应划分为甲、乙、丙三级。其耐火极限:甲级为1.2h,乙级为0.9h,丙级为0.6h。

  六大常用水泥的初凝时间均不得短于45min,硅酸盐水泥的终凝时间不得长于6.5h,其他五类常用水泥的终凝时间不得长于10h。初凝时间不符合规定者为废品,终凝时间不符合规定者为不合格品。

  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中,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同时不得大于钢筋间最小间距的3/4。对于混凝土实心板,可允许采用最大粒径达1/3板厚的骨料,但最大粒径不得超过40mm。对于采用泵送的混凝土,碎石的最大粒径不大于输送管径的1/3,卵石的最大粒径不大于输送管径的1/2.5。

  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水泥强度与水灰比,集料(骨料的种类、质量和数量,外加剂和掺合料),搅拌与振捣,养护温度、湿度和龄期。

  强屈比(σb/σs)评价钢材可靠性的参数。一般不低于1.2,用于一、二级抗震等级的框架,纵向受力钢筋实测的强屈比应不低于1.25。

  干压陶瓷按材质分:瓷质砖(吸水率≤0.5%),炻瓷砖(0.5%,吸水率≤3%)细炻砖(3%<吸水率≤6%),炻质砖(6%<吸水率≤10%)、陶质砖(吸水率>10%)。

  按环保控制标准,Ⅰ类民用建筑的室内装修必须采用E1类。E1类的甲醛释放量(≤0.12mg/100g),采用气候箱法测试。

(责任编辑:ksy)
  • 消防工程师报名
  • 执业药师
  • 一级建造师考试报名培训
  • 消防工程师报名
消防工程师报名
最新试题更多>
一级建造师报名考试辅导 消防工程师考试报名培训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