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一级建造师教材建筑工程预习:幕墙工程施
本节知识点 |
网架结构施工技术、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技术、 屋面防水工程施工技术、 室内防水工程施工技术、 抹灰工程施工技术、 墙面及轻质隔墙工程施工技术、 吊顶工程施工技术、 地面工程施工技术、 涂饰工程施工技术、 幕墙工程施工技术、 流水施工方法的应用、 网络计划技术的应用、 施工进度计划编制、 施工进度控制、 项目质量计划编制、 项目质量计划应用、 建筑材料复试、 建筑材料质量管理 |
一、建筑幕墙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一)预埋件制作
常用建筑幕墙预埋件有平板型和槽型两种,其中平板型预埋件最为广泛应用。
1.平板型预埋件的加工要求
(1)锚板宜采用Q235,Q345级钢,受力预埋件的锚筋应采用HRB400(带肋)或HPB300(光圆)钢筋,不应使用冷加工钢筋。除受压直锚筋外,当采用光圆钢筋时,钢筋末端应作180o弯钩。
(2)直锚筋与锚板应采用T形焊。当锚筋直径不大于20mm时,宜采用压力埋弧焊;当锚筋直径大于20mm时,宜采用穿孔塞焊。当采用手工焊时,焊缝高度不宜小于6mm及0.5d(HPB300级钢筋)或0.6d(HRB335级、HRB400级钢筋),∥为锚筋直径。
(3)当预埋件采用热镀锌防腐处理时,锌膜厚度应大于45p.m。
(4)预埋件制作允许偏差(mm):
预埋件制作时,锚板、锚筋及锚筋与锚板面垂直度等允许偏差应按规范要求控制,其中锚筋长度不允许有负偏差。
2.槽型预埋件的加工要求
(1)材料同平板型预埋件。
(2)加工精度、预埋件长度、宽度和厚度,槽口、锚筋尺寸以及锚筋与槽板的垂直度等允许偏差应按规范要求控制,其中锚板尺寸、槽口尺寸及锚筋长度不允许有负偏差。
(3)预埋件表面及槽内应进行防腐处理。
(二)预埋件安装
(1)预埋件应在主体结构浇捣混凝土时按照设计要求的位置、规格埋设。
(2)为保证预埋件与主体结构连接的可靠性,连接部位的主体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
(3)预埋件的锚筋应置于混凝土构件最外排主筋的内侧。为防止预埋件在混凝土浇捣过程中产生位移,应将预埋件与钢筋或模板连接固定;在混凝土浇捣过程中,派专人跟踪观察,若有偏差应及时纠正;梁板顶面的埋件,一般与混凝土浇捣同步进行,随捣随埋,预埋板下面的混凝土应注意振捣密实。
(4)浇捣混凝土前,应进行隐蔽工程验收。验收内容包括预埋件的规格、型号、位置、数量、锚固方式、防腐处理等。
(5)在已埋人混凝土结构构件的预埋件锚板面上施焊时,应避免高温灼伤混凝土。外露在结构构件的预埋件锚板表面,在焊接幕墙连接件后,应及时涂刷防腐涂料。
(6)幕墙与砌体结构连接时,宜在连接部位的主体结构上增设钢筋混凝土或钢结构梁、柱。轻质填充墙不应作幕墙的支承结构。
(三)施工测量
(1)根据土建施工单位给出的标高基准点和轴线位置,对已施工的主体结构与幕墙有关的部位进行全面复测。复测的内容包括:轴线位置、各层标高、垂直度、混凝土结构构件(梁、柱、墙、板等)局部偏差和凹凸程度等。
(2)根据主体结构实际偏差程度,绘制测量成果图。对微小的偏差,可采取调整幕墙的分格和平面位置分段进行消化,避免偏差积累。并且应将施工图调整意见提交给建设、设计等有关单位,经洽商同意并修改施工图后,方可进行施工。
(3)在主体结构测量的同时应对预埋件的实际位置进行测绘,给出预埋件的位置(上下、左右、进出)偏差的数据。预埋件位置偏差过大或未设预埋件时,应制定补救措施或可靠连接方案,连同因主体结构偏差需要对施工图进行调整的意见提交给建设、设计等有关单位,经图纸修改后,方可进行施工。
(4)由于主体结构施工偏差而妨碍幕墙施工时,应会同建设、土建施工单位采取相应措施,并在幕墙安装前实施。
(5)在幕墙的安装过程中,应定期对安装定位的基准进行校核。
(6)对高层建筑的测量应在风力不大于4级时进行,以保证施工安全和测量数据的准确。
(四)后置埋件(锚栓)施工要求
(1)锚栓的类型、规格、数量、布置和锚固深度必须符合设计和有关标准规定。
(2)埋设锚栓的基体混凝土应满足设计要求。如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应报设计单位修改锚固参数。风化混凝土、严重裂损混凝土、不密实混凝土、结构抹灰层、装饰层等,均不得作为锚固基材。
(3)混凝土应坚实、平整,不应有起砂、起壳、蜂窝、麻面、油污等影响锚固承载力的缺陷。
(4)锚栓不得布置在混凝土保护层中,锚固深度不得包括混凝土的饰面层或抹灰层。
(5)锚栓不宜设置在钢筋密集的区域(如承重梁的底部),应避开受力主钢筋,钻孔不得伤及钢筋。对于废孔,应用化学锚固胶或高强度的树脂水泥砂浆填实。
(6)对于扩孔型锚栓的锚孔,应用空压机或手动气筒吹净孔内粉屑,孔道应基本干燥;对于化学植筋的锚孔,应先用空压机或手动气筒吹净孔内碎渣和粉尘,再用丙酮擦拭孔道,并保持孔道干燥。膨胀型锚栓不应使用在有抗震要求的建筑幕墙与主体结构的连接上。
(7)在与化学植筋或化学锚栓连接件进行焊接操作时,应充分考虑焊接对锚栓承载力和锚固性能的影响,必要时,增加锚栓的数量。
(8)碳素钢锚栓应经过防腐处理。
(9)每个连接节点不应少于2个锚栓。
(10)锚栓直径应通过承载力计算确定,并不应小于10mm。
(11)扩孔型锚栓的埋设应牢固、可靠。
(12)化学植筋或化学锚栓植入锚孔后,应按生产厂家提供的养护条件,进行养护固化。固化期间禁止扰动。
(13)有明确耐火极限要求的幕墙,不应使用化学锚栓。
(14)后加锚栓施工后,应按5‰比例随机抽样进行现场承载力试验,锚栓的极限承载力应大于设计值的一倍。必要时,还应进行极限拉拔试验。
(15)锚栓在可变荷载作用下承载力设计值应取其标准值除以系数2.15;在永久荷载作用下的承载力设计值应取其承载力标准值除以系数2.5。
二、玻璃幕墙工程施工方法和技术要求
(一)半隐框、隐框玻璃幕墙玻璃板块制作
(1)半隐框、隐框玻璃幕墙的玻璃板块制作是保证玻璃幕墙工程质量的一项关键性的工作,而在注胶前对玻璃面板及铝框的清洁工作又是关系到玻璃板块加工质量的一个重要的工序。清洁工作应采用“两次擦”的工艺进行,即:用一块干净的布把粘结在玻璃和铝框上的尘埃、油渍等污物清除干净,在溶剂完全挥发之前,用第二块干净的布将表面擦干;每清洁一个构件或一块玻璃,应更换清洁的干擦布;一块布只能用一次,不许重复使用,应洗净晾干后再行使用;不应将擦布浸泡在溶剂里,应将溶剂倾倒在擦布上;玻璃槽口可用干净的布包裹油灰刀进行清洗。使用和贮存溶剂,应用干净的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