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一级建造师教材建筑工程预习:地下防水工(2)
四、卷材防水层施工
(1)卷材防水层宜用于经常处于地下水环境,且受侵蚀介质作用或受振动作用的地下工程。
(2)铺贴卷材严禁在雨天、雪天、五级及以上大风中施工;冷粘法、自粘法施工的环境气温不宜低于5℃,热熔法、焊接法施工的环境气温不宜低于-10℃。施工过程中下雨或下雪时,应做好已铺卷材的防护工作。
(3)卷材防水层应铺设在混凝土结构的迎水面上。用于建筑地下室时,应铺设在结构底板垫层至墙体防水设防高度的结构基面上;用于单建式的地下工程时,应从结构底板垫层铺设至顶板基面,并应在外围形成封闭的防水层。
(4)卷材防水层的基面应坚实、平整、清洁、干燥,阴阳角处应做成圆弧或45o坡角,其尺寸应根据卷材品种确定。并应涂刷基层处理剂;当基面潮湿时,应涂刷湿固化型胶粘剂或潮湿界面隔离剂。
(5)在阴阳角等特殊部位,应铺设卷材加强层,如设计无要求时,加强层宽度宜为300~500mm。
(6)结构底板垫层混凝土部位的卷材可采用空铺法或点粘法施工,侧墙采用外防外贴法的卷材及顶板部位的卷材应采用满粘法施工。铺贴立面卷材防水层时,应采取防止卷材下滑的措施。
(7)铺贴双层卷材时,上下两层和相邻两幅卷材的接缝应错开1/3~1/2幅宽,且两层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铺贴。
(8)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改性沥青聚乙烯胎防水卷材采用热熔法施工应加热均匀,不得加热不足或烧穿卷材,搭接缝部位应溢出热熔的改性沥青。
(9)采用外防外贴法铺贴卷材防水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先铺平面,后铺立面,交接处应交叉搭接。
2)临时陛保护墙宜采用石灰砂浆砌筑,内表面宜做找平层。
3)从底面折向立面的卷材与永久性保护墙的接触部位,应采用空铺法施工;卷材与临时性保护墙或围护结构模板的接触部位,应将卷材临时贴附在该墙上或模板上,并应将顶端临时固定。当不设保护墙时,从底面折向立面的卷材接槎部位应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
4)混凝土结构完成,铺贴立面卷材时,应先将接槎部位的各层卷材揭开,并将其表面清理干净,如卷材有损伤应及时修补。卷材接槎的搭接长度,高聚物改性沥青类卷材应为150mm,合成高分子类卷材应为100mm;当使用两层卷材时,卷材应错槎接缝,上层卷材应盖过下层卷材。
(10)采用外防内贴法铺贴卷材防水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混凝土结构的保护墙内表面应抹厚度为20mm的1:3水泥砂浆找平层,然后铺贴卷材。
2)卷材宜先铺立面,后铺平面;铺贴立面时,应先铺转角,后铺大面。
(11)卷材防水层经检查合格后,应及时做保护层。顶板卷材防水层上的细石混凝土保护层采用人工回填土时厚度不宜小于50mm,采用机械碾压回填土时厚度不宜小于70mm,防水层与保护层之间宜设隔离层。底板卷材防水层上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侧墙卷材防水层宜采用软质保护材料或铺抹20mm厚1:2.5水泥砂浆层。
五、涂料防水层施工
(1)无机防水涂料宜用于结构主体的背水面,有机防水涂料宜用于地下工程主体结构的迎水面,用于背水面的有机防水涂料应具有较高的抗渗性,且与基层有较好的粘结性。
(2)涂料防水层严禁在雨天、雾天、五级及以上大风时施工,不得在施工环境温度低于5℃及高于35℃或烈日暴晒时施工。涂膜固化前如有降雨可能时,应及时做好已完涂层的保护工作。
(3)有机防水涂料基层表面应基本干燥,不应有气孔、凹凸不平、蜂窝麻布等缺陷。涂料施工前,基层阴阳角应做成圆弧形,阴角直径宜大于50mm,阳角直径宜大于10mm,在底板转角部位应增加胎体增强材料,并应增涂防水涂料。铺贴胎体增强材料时,应使胎体层充分浸透防水涂料,不得有露槎及褶皱。
(4)防水涂料应分层刷涂或喷涂,涂层应均匀,不得漏刷漏涂。涂刷应待前遍涂层干燥成膜后进行,每遍涂刷时应交替改变涂层的涂刷方向,同层涂膜的先后搭压宽度宜为30~50mm。甩槎处接缝宽度不应小于100mm,接涂前应将其甩槎表面处理干净。
(5)采用有机防水涂料时,基层阴阳角处应做成圆弧;在转角处、变形缝、施工缝、穿墙管等部位应增加胎体增强材料和增涂防水涂料,宽度不应小于50mm。胎体增强材料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0mm,上下两层和相邻两幅胎体的接缝应错开1/3幅宽且上下两层胎体不得相互垂直铺贴。
(6)涂料防水层完工并经验收合格后应及时做保护层。底板、顶板应采用20mm厚1:2.5水泥砂浆层和40~50mm厚的细石混凝土保护层,防水层与保护层之间宜设置隔离层。侧墙背水面保护应采用20mm厚1:2.5水泥砂浆。.侧墙迎水面保护层宜选用软质保护材料或20mm厚1:2.5水泥砂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