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一级建造师教材建筑工程预习:砌体工程中
(一)住宅工程附墙烟道堵塞、串烟
(1) 现象:砖混结构住宅的居室和厨房附墙烟道被堵塞,或各楼层间烟道相互串烟,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和人身安全。
(2) 防治措施:
1) 砌筑附墙烟道部位应建立责任制,各楼层烟道采取定人定位(各楼层同一轴线的烟道,尽量由同一人砌筑),便于明确责任和实行奖惩。
2) 砌筑烟道安放瓦管时,应注意接口对齐,接口周围用砂浆塞严,四周间隙内嵌塞碎砖,以嵌固瓦管。烟道砌筑时应先放瓦管后砌墙体,以防止碎砖、砂浆等杂物掉入管内。
3) 推广采用補式提芯工具的施工方法,既可防止杂物落入烟道内造成堵塞,又可使烟道内壁砂浆光滑、密实,对防止串烟有利。
(二) 因地基不均匀下沉引起的墙体裂缝
(1) 现象:
1) 在纵墙的两端出现斜裂缝,多数裂缝通过窗口的两个对角,裂缝向沉降较大的方向倾斜,并由下向上发展。裂缝多在墙体下部,向上逐渐减少,裂缝宽度下大上小,常常在房屋建成后不久就出现,其数量及宽度随时间而逐渐发展。
2) 在窗间墙的上下对角处成对出现水平裂缝,沉降大的一边裂缝在下,沉降小的一边裂缝在上。
3) 在纵墙中央的顶部和底部窗台处出现竖向裂缝,裂缝上宽下窄。当纵墙顶部有圈梁时,顶层中央顶部竖向裂缝较少。
(2) 防治措施:
1) 加强基础坑(槽)钎探工作。对于较复杂的地基,在基坑(槽)开挖后应进行普遍钎探,待探出的软弱部位进行加固处理后,方可进行基础施工。
2) 合理设置沉降缝。操作中应防止浇筑圈梁时将断开处浇在一起,或砖头、砂浆等杂物落入缝内,以免房屋不能自由沉降而发生墙体拉裂的现象。
3) 提高上部结构的刚度,增强墙体抗剪强度。应在基础顶面(士0.000) 处及各楼层门窗口上部设置圈梁,减少建筑物端部门窗数量。操作中严格执行规范规定,如砖浇水润湿,改善砂浆和易性,提高砂浆饱满度和砖层间的粘结(提高灰缝的砂浆饱满度,可以大大提高墙体的抗剪强度)。在施工临时间断处应尽量留置斜槎。当留置直槎时,也应加拉结筋,坚决消灭阴槎又无拉结筋的做法。
4) 宽大窗口下部应考虑设混凝土梁或砌反砖拱以适应窗台反梁作用的变形,防止窗台处产生竖直裂缝。为避免多层房屋底层窗台下出现裂缝,除了加强基础整体性外,也可采取通长配筋的方法来加强;另外,窗台部位也不宜使用过多的半砖砌筑。
(三)填充墙砌筑不当,与主体结构交接处裂缝
(1) 现象:框架梁底、柱边出现裂缝。
(2) 防治措施:
1) 柱边(框架柱或构造柱)应设置间距不大于500mm的2Ф6钢筋,且应在砌体内锚固长度不小于1000mm的拉结筋。
2) 填充墙梁下口最后3皮砖应在下部墙砌完7d后砌筑,并由中间开始向两边斜砲。
3) 如为空心砖外墙,里口用半砖斜砌墙;外口先立斗模,再浇筑不低于C10细石混凝土,终凝拆模后将多余的混凝土凿去。
4) 外窗下为空心砖墙时,若设计无要求,应将窗台改为不低于C10的细石混凝土,其长度大于窗边100mm,并在细石混凝土内加2Ф6钢筋。
5) 柱与填充墙接触处应设钢丝网片,防止该处粉刷裂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