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主页 > 一级建造师 > 建筑实务 > 辅导资料 > 2015年一级建造师教材建筑工程预习:地下防水工

2015年一级建造师教材建筑工程预习:地下防水工

2015-01-07 10:52来源:学信教育网评论 浏览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处理

1. 防水混凝土施工缝渗漏水

(1) 现象:施工缝处混凝土松散,骨料集中,接槎明显,沿缝隙处渗漏水。

(2) 原因分析: 1) 施工缝留的位置不当。 2) 在支模和绑钢筋的过程中,掉入缝内的杂物没有及时清除。浇筑上层混凝土后,在新旧混凝土之间形成夹层。 3) 在浇筑上层混凝土时,未按规定处理施工缝,上、下层混凝土不能牢固粘结。 4) 钢筋过密,内外模板距离狭窄,混凝土浇捣困难,施工质量不易保证。 5) 下料方法不当,骨料集中于施工缝处。 6) 浇筑地面混凝土时,因工序衔接等原因造成新老接槎部位产生收缩裂缝。

(3) 治理:1) 根据渗漏、水压大小情况,采用促凝胶浆或氰凝灌浆堵漏。 2)不渗漏的施工缝,可沿缝剔成八字形凹槽,将松散石子剔除,刷洗干净,用水泥素浆打底,抹1:2.5水泥砂浆找平压实。

2. 防水混凝土裂缝渗漏水

(1) 现象:混凝土表面有不规则的收缩裂缝且贯通于混凝土结构,有渗漏水现象。

(2) 原因分析: 1) 混凝土搅拌不均匀,或水泥品种混用,收缩不一产生裂缝。 2)设计中,对土的侧压力及水压作用考虑不周,结构缺乏足够的刚度。 3) 由于设计或施工等原因产生局部断裂或环形裂缝。

(3) 治理: 1) 采用促凝胶浆或氰凝灌浆堵漏。 2) 对不渗漏的裂缝,可用灰浆或用水泥压浆法处理。 3) 对于结构所出现的环形裂缝,可采用埋入式橡胶止水带、后埋式止水带、粘贴式氯丁胶片以及涂刷式氯丁胶片等方法。

3. 管道穿墙(地)部位渗漏水

(1) 现象:常温管道、热力管道以及电缆等穿墙(地)时与混凝土脱离,产生裂缝漏水。

(2) 原因分析: 1) 穿墙(地)管道周围混凝土浇筑困难,振捣不密实。 2) 没有认真清除穿墙(地)管道表面锈蚀层,致使穿墙(地)管道不能与混凝土粘结严密。 3) 穿墙(地)管道接头不严或用有缝管,水渗入管内后,又从管内流出。 4) 在施工或使用中穿墙(地)管道受振松动,与混凝土间产生缝隙。 5) 热力管道穿墙部位构造处理不当,致使管道在温差作用下,因往返伸缩变形而与结构脱离,产生裂缝。

(3)治理:

1) 对于水压较小的常温管道穿墙(地)渗漏水采用直接堵漏法处理: 沿裂缝剔成八字形边坡沟槽,采用水泥胶桨将沟槽挤压密实,达到强度后,表面做防水层。

2) 对于水压较大的常温管道穿墙(地)渗漏水采用下线堵漏法处理:沿裂缝剔成八字形边坡沟槽,挤压水泥胶浆同时留设线孔或钉孔,使漏水顺孔眼流出。经检查无渗漏后,沿沟槽抹素浆、砂浆各一道。待其有强度后再按1 )堵塞漏水孔眼,最后再把整条裂缝做好防水层。

3) 热力管道穿内墙部位出现渗漏水时,可将穿管孔眼剔大,采用埋设预制半圆混凝土套管进行处理。

4) 热力管道穿外墙部位出现渗漏水,修复时需将地下水位降至管道标高以下,用设置橡胶止水套的方法处理。

(责任编辑:ksy)
  • 消防工程师报名
  • 执业药师
  • 一级建造师考试报名培训
  • 消防工程师报名
消防工程师报名
最新试题更多>
一级建造师报名考试辅导 消防工程师考试报名培训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