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一级建造师教材机电工程预习:起重机械的使用要求
本节知识点 |
☆ 机电工程项目所用的专业技术: 机电工程项目测量的方法、 机电工程项目测量的要求、 机电工程项目测量常用仪器的应用、 起重机械的使用要求、 起重吊装作业的稳定性、 吊具的选用原则、 焊接材料与设备选用原则、 常用吊装方案的选用原则、 焊接方法与工艺评定、 焊接质量检验方法、 焊接应力与焊接变形及其控制、 |
一、起重机械的分类、使用范围及基本参数
(一)起重机械的分类
1.按起重性质可分为:简单起重机具:如千斤顶(齿条、螺旋、液压)、滑轮组、葫芦(手动、电动)、卷扬机(手动、电动、液动)、悬挂单轨等;起重机:机电工程常用的起重机有流动式起重机、塔式起重机、桅杆式起重机。
2.按结构形式可分为:桥架式(桥式起重机、门式起重机);缆索式;臂架式(自行式、塔式、门座式、铁路式、浮船式、桅杆式起重机)。
(二)起重机械使用范围
1.流动式起重机:适用于单件重量大的大、中型设备、构件的吊装,作业周期短。
2.塔式起重机:适用于在范围内数量多,而每一单件重量较小的构件、设备(设施)的吊装,作业周期长。
3.桅杆式起重机:主要适用于某些特重、特高和场地受到特殊限制的吊装。
(三)起重机选用的基本参数
主要有载荷、额定起重量、最大幅度、最大起升高度等,这些参数是制定吊装技术方案的重要依据。
1.载荷
(1)动载荷。起重机在吊装重物运动的过程中,要产生惯性载荷,习惯上把这个惯性载荷称为动载荷。在起重工程中,以动载系数计入其影响。一般取动载系数K1=1.1。
(2)不均衡载荷。在多分支(多台起重机、多套滑轮组、多根吊索等)共同抬吊一个重物时,由于存在工作不同步的因素,各分支往往不能完全按设定比例承担载荷。在起重工程中,以不均衡载荷系数计人其影响。一般取不均衡载荷系数K2=1.1~1.2。(注意:对于多台起重机共同抬吊设备,由于存在工作不同步而超载的现象,单纯考虑不均衡载荷系数K2是不够的,还必须根据工艺过程进行具体分析,采取相应措施。)
(3)计算载荷。在起重工程的设计中,为了计人动载荷、不均衡载荷的影响,常以计算载荷作为吊装计算和索、吊具设置的依据。计算载荷的一般公式为:
Qj=K1K2Q (1H412021-1)
式中 Qj——计算载荷;
Q——设备及索吊具重量的总和。
2.额定起重量
在确定回转半径和起升高度后,起重机能安全起吊的重量。额定起重量应大于计算载荷。
3.最大幅度
起重机的最大吊装回转半径,即额定起重量条件下的吊装回转半径。
4.最大起升高度
起重机吊臂顶端滑轮的高度:
H>h1+h2+h3+h4 (1H412021—2)
式中 H——起重高度(m);
h1——设备高度(m);
h2——索具高度(包括钢丝绳、平衡梁、卸扣等的综合高度)(m);
h3——设备吊装到位后底部高出地脚螺栓的高度(m);
h4——基础和地脚螺栓高(m)。
二、流动式起重机的选用
(一)流动式起重机的使用特点
1.汽车式起重机。吊装时靠支腿将起重机支撑在地面上,具有较大的机动性,其行走速度快。但不可在360。范围内进行吊装作业,其吊装区域受到限制,对吊车站位处的地基(或基础)要求也更高。
2.履带式起重机。一般大吨位起重机较多采用,对吊车站位处的地基的要求相对较低,但行走速度较慢,转移场地需要用平板拖车运输。较大的起重机,转移场地时需拆卸、运输、安装。
3.轮胎式起重机。起重机装于专用底盘上,其行走机构为轮胎,吊装作业的支撑为支腿,其特点介于前两者之间,近年来用得较少。
(二)流动式起重机的特性曲线
反映流动式起重机的起重能力随臂长、幅度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以及流动式起重机的最大起升高度随臂长、幅度变化而变化的规律的曲线,称为起重机的特性曲线。目前一些大型起重机特性曲线已量化成表格形式,称为特性曲线表。它是选用流动式起重机的依据。
(三)流动式起重机的选用步骤
流动式起重机的选用必须依照本机说明书规定的特性曲线表进行,选择步骤是:
1.根据被吊设备或构件的就位位置、现场具体情况等确定起重机的站车位置(幅度)。
2.根据被吊设备或构件的就位高度、设备尺寸、吊索高度等和站车位置(幅度)查起重机的特性曲线,确定其臂长。
3.根据已确定的幅度、臂长,查起重机的特性曲线,确定起重机的承载能力。
4.如起重机承载能力大于被吊装设备或构件的重量,则选择合格,否则重选。
(四)流动式起重机的地基处理
吊装前必须对地基(或基础)进行试验和验收,按规定进行地基沉降预压试验。在复杂地基上吊装重型设备,应由专业人员专门进行基础设计,验收时同样要进行沉降预压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