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一级建造师市政工程真题完整版(4)
案例一(20分)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中标承建一座三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钢构桥,桥高30米,跨度为80m+136m+80m,箱梁宽14.5 m,底板宽8米,箱梁高度由根部的7.5米渐变到3.0米。根据设计要求,0号、1号段混凝土为托架浇筑, 然后采用挂篮悬臂浇筑法对称施工,挂篮采用自锚式结构。 施工项目部根据该桥的特点,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经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审批后实施。项目部在主墩的 两侧安装托架并预压,施工0号、1号段,在1号段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在节段上拼装挂篮。 施工单位总部例行检查并记录了挂篮施工安全不合格项:施工作业人员为了方便施工,自行拆除了安全 防护设施;电缆支架绑在了挂篮上;工机具材料在挂篮一侧集中堆放。 安全资料检查时发现:只有公司和项目部对工人的安全教育记录和每月进行一次的安全检查记录。安全 检查组随即发出整改通知单,要求项目部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补充有关记录。 问题: 1.本案例的施工组织设计审批符合规定吗?说明理由。 2.补充挂篮进入下一节施工前的必要工序。 3.针对挂篮施工检查不合格项,给出正确做法。 4.项目部应补充哪些记录? 参考答案: 1、施工组织设计由总监工程师审批不合规定。 理由:施工组织设计应经项目经理组织、技术负责人编制,报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盖章,报建设方、 监理工程师审核后实施。 【解析】这题都会,但不一定是5分。为了控制通过率,阅卷前会抽样,寻找多数人都答错的难题提高 分值。 2、补充挂篮进入下一节施工前的必要工序 【既然是补充,先看已经】项目部已“安装托架并预压”,“0号、1号段浇筑已完成”, 【目前状态】正“在节段上拼装挂篮”。现场就是我拍的照片的摸样:阶段目标是从图(a)到图 (b)。【书上】P66:悬臂浇筑的主要设备是一对能行走的挂篮。挂篮在已经张拉锚固并与墩身连成整体的 梁段上移动。绑扎钢筋、立模、浇筑混凝土、施加预应力都在其上进行。完成本段施工后,挂篮对称 向前各移动一节段,进行下一梁段施工,循序前进,直至悬臂梁段浇筑完成。上述明确包含工序: ①绑扎钢筋②立模③浇筑混凝土④施加预应力⑤挂篮对称前移⑥进入下一节段⑦直至合拢。
【印证】如上图与各类工程资料主要程序相符合。 【探讨】让补充工序先明白什么是工序,工序是组成生产的工段,加工的先后次序。很多观点讲预压, 预压已经完成,检验指标抗滑移倾覆系数2之类明显不是工序。 举例,炒青菜的工序:洗菜、切菜、预热、下锅、翻炒,放盐、起锅。油温75°C是技术指标不是工序 本身。 【结论】按照书上答比较保险。应补充的挂篮进入下一节施工前的必要工序有:挂篮就位、按规范性 能检测完成以后, ①绑扎钢筋 ②立模 ③浇筑混凝土 ④施加预应力 ⑤挂篮对称前移 ⑥进入下一节段 ⑦直至合拢。 3.本案例不合格项: (1)拆除防护设施不正确。因为按规范高空作业必须有保证操作安全措施。正确做法:责令立即改正, 预防再次被拆。 【解析】无论何种表述,要点是纠正。 (2)电缆直接绑在挂篮上不妥。因为挂篮为金属构件,容易导致的触电事故。正确做法: ①电缆加套管 ②按预定路线布置 ③较规范做法:将电缆M型折叠圈沿钢丝滑行,滑行部位设帘钩。 【解析】电缆是必须随吊篮行走的,要点是不得直接。 (3)工机具材料不准在挂篮一侧堆放。因为保持两肩平衡是悬臂浇筑安全质量的关键。正确做法: ①必须上墩的钢材水泥和工机具等总重量不得超计算限额。 ②按重量在桥墩两侧均衡放置,防止发生倾斜。 【解析】不是指挂篮内的两边。 4、应补充的记录: (1)安全部分:技术交底记录,例会记录,事故及处理记录,整改通知记录,特种作业人员登记,培 训记录等。 (2)其它记录还有:设计变更记录,质量检查记录,隐蔽工程检查记录等。 【解析】安全教育已经有了,只要挑主要的写,5个以上可得满分。
(责任编辑:·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