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一级建造师市政实务预习重点5
2013年一级建造师市政实务预习重点5 隔(截)水帷幕与降水井布置 隔水帷幕隔断降水含水层:井点降水以疏干基坑内的地下水为目的。此时,应把降水井布置于坑内。 隔水帷幕底位于承压水含水层隔水顶板中:井点降水以降低基坑下部承压含水层的水头,防降水井围护 结构(隔水帐幕)隔水层止基坑底板隆起或承压水突涌为目的,应把降水井布置于基坑外侧。 隔水帷幕底位于承压水含水层中:井点降水前期以降低承压水水头为目的,后期以疏干承压含水层为目 的,应把降水井布置于坑内侧, 盾构洞口土体加固的主要目的: 拆除工作井洞口围护结构时,确保洞口土体稳定,防止地下水流入。 盾构掘进通过加固区域时,防止盾构周围的地下水及土砂流入工作井。 拆除洞口围护结构及盾构掘进通过加固区域时,防止地层变形对施工影响范围内的地面建筑物及地下管 线与构筑物等的破坏。 常用加固方法主要有: 注浆法、高压喷射搅拌法和冻结法。 初始掘进的主要任务: 收集盾构掘进数据及地层变形量测量数据, 判断土压(泥水压)、注浆量、注浆压力等设定值是否适当, 为正常掘进控制提供依据。 一般使用的改良材料有矿物系(如膨润土泥浆)、界面活性剂系(如泡沫)、高吸水性树脂系和水溶性 高分子系四类(我国目前常用前两类) 地层变形机理及应对(其他老师推荐) 第1阶段:固结沉降。 第2阶段:开挖面正前方土体弹塑性变形引起地层沉降或隆起。 笫3阶段:发生在盾构通过该断面时,由于超挖、纠偏、盾构外周与周围土体的摩擦等原因而发生地层 沉降或隆起。 第4阶段:盾构通过该断面后产生的弹塑性变形; 第5阶段:盾构通过该断面后长时间地发生后续沉降, 给排水部分 现浇水池模板、支架施工 模板及其支架应满足浇筑混凝土时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要求,且应安装牢固。 两端能拆卸的螺栓宜加止水环,止水环不宜采用圆形 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 为跨度的1/1000~3/1000。 池壁与顶板连续施工时,池壁内模立柱不得同时作为顶板模板立柱。 池壁模板可先安装一侧,绑完钢筋后,分层安装另一侧模板,或采用一次安装到顶而分层预留操作窗口 的施工方法。 混凝土浇筑后应加遮盖洒水养护,保持湿润并不应少于14d。 预制拼装水池 板缝混凝土施工 壁板接缝的内模宜一次安装到顶;外模应分段随浇随支。分段支模高度不宜超过1. 5m。 接缝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规定,设计无要求时,应比壁板混凝土强度提高一级。(膨胀混凝土) 浇筑时间应根据气温和混凝土温度选在壁板间缝宽较大时进行; 混凝土如有离析现象,应进行二次拌合; 混凝土分层浇筑厚度不宜超过250mm.并应采用机械振捣,配合人工捣固。 用于接头或拼缝的混凝土或砂浆,宜采取微膨胀和快速水泥。 缠绕钢丝施工 预应力钢丝接头应密排绑扎牢固,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50mm; 缠绕预应力钢丝,应由池壁顶向下进行,第一圈距池顶的距离应按设计要求或按缠丝机性能确定,并不 宜大于500mm; 池壁两端不能用绕丝机缠绕的部位,应在顶端和底端附近局部加密或改用电热张拉; 池壁缠丝前,在池壁周围,必须设置防护栏杆;已缠绕的钢丝,不得用尖硬或重物撞击 编辑推荐: 2013年一级建造师市政实务预习重点汇总表
(责任编辑:·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