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一级建造师市政工程考点解读十二:水泥混
2013年一级建造师市政工程考点解读十二: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的组成-面层的特点 考点十二: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的组成-面层的特点 【通关课程】【复习计划】【章节练习】 1.性能 水泥混凝土面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耐久性(抗冻性),表面抗滑、耐磨、平整。 2.接缝 垂直相交的纵向和横向缝,将混凝土板分为矩形板,防止胀缩作用导致板体裂缝或翘曲。纵向接缝: 根据路面宽度和施工铺筑宽度设置。一次铺筑宽度小于路面宽度时,应设置带拉杆的平缝形式的纵向 施工缝。一次铺筑宽度大于4.5m时,应设置带拉杆的假缝形式的纵向缩缝,纵缝应与线路中线平行。 横向接缝:横向施工缝尽可能选在缩缝或胀缝处。前者采用加传力杆的平缝形式,后者同胀缝形式。 特殊情况下,采用设拉杆的企口缝形式。 胀缝设置按施工季节分:除夏季施工的板,且板厚大于等于200mm时可不设胀缝外,其他季节施工的 板均应设胀缝。胀缝间距一般为100—200m。混凝土板边与邻近桥梁其他结构物相接处或板厚有变化 或有竖曲线等,一般也均设胀缝。横向缩缝为假缝时,可等间距或变间距布置,一般不设传力杆。 3.对于特重及重交通等级的混凝土路面,横向胀缝、缩缝均设置传力杆。 4.抗滑性 混凝土面层应具有较大的粗糙度,即具备较高的抗滑性能,以提高行车安全性。可采用刻槽、压槽、 拉槽或拉毛等方法形成面层的构造深度。 编辑推荐: 2013年一级建造师市政实务易混考点 2013年一级建造师全面复习计划 2013年一级建造师一次通关秘籍
(责任编辑:·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