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一级建造师市政实务冲刺考点(105)
2013年一级建造师市政实务冲刺考点(105)
小导管注浆加固技术
1、在软弱、破碎地层中成孔困难或易塌孔,且施作超前锚杆比较困难或者结构断面较大时,宜采取超前小导管注浆和超前预加固处理方法。
2、小导管支护和超前加固必须配合钢拱架使用。用作小导管的钢管钻有注浆孔,以便向土体进行注浆加固,也有利于提高小导管自身刚度和强度。
3、采用小导管加固时,为保证工作面稳定和掘进安全,应确保小导管安装位置正确和足够的有效长度,严格控制好小导管的钻设角度。小导管的尾部必须设置封堵孔,防止漏浆
4、小导管常用设计参数:钢管直径30~50mm,钢管长3~5m,焊接钢管或无缝钢管;钢管钻设注浆孔间距为100~150mm,钢管沿拱的环向布置间距为300~500mm,钢管沿拱的环向外插角为5°~15°,小导管是受力杆件,因此两排小导管在纵向应有一定搭接长度,钢管沿隧道纵向的搭接长度一般不小于1m。
5、注浆材料可采用改性水玻璃浆、普通水泥单液浆、水泥一水玻璃双液浆、超细水泥四种注浆材料。一般情况下改性水玻璃浆适用于砂类土,水泥浆和水泥砂浆适用于卵石地层。
6、在砂卵石地层中宜采用渗入注浆法;在砂层中宜采用劈裂注浆法;在黏土层中宜采用劈裂或电动硅化注浆法;在淤泥质软土层中宜采用高压喷射注浆法。
7、注浆施工期应进行监测,监测项目通常有地(路)隆起面、地下水污染等,特别是要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注浆浆液溢出地面或超出注浆范围。
(责任编辑:·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