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主页 > 一级建造师 > 市政实务 > 辅导资料 > 2015年一级建造师市政工程预习:城镇道路大修维

2015年一级建造师市政工程预习:城镇道路大修维

2014-11-14 10:33来源:学信教育网评论 浏览

本节知识点

城镇道路工程结构与材料: 城镇道路分类与分级沥青路面结构组成特点水泥混凝七路面构造特点沥青混合料组成与材料沥青路面材料的再生应用
城镇道路路基施工: 城镇道路路基施工技术城镇道路路基压实作业要点岩土分类与不良土质处理方法水对城镇道路路基的危害
城镇道路基层施工: 不同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特性城镇道路基层施工技术土工合成材料的应用
城镇道路面层施工: 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技术改性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技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城镇道路大修维护技术要点

一、微表处(Micro-Surfacing Technique)工艺

(一)工艺适用条件

1.技术城镇道路进行大修养护时,原有路面结构应能满足使用要求,原路面的强度满足设计要求、路面基本无损坏,经微表处大修后可恢复面层的使用功能。

2.微表处技术应用于城镇道路大修,可达到延长道路使用期目的,且工程投资少、工期短。

3.微表处大修工程施工基本要求如下:

(1)对原有路面病害进行处理、刨平或补缝,使其符合设计要求。

(2)宽度大于5mm的裂缝进行灌浆处理。

(3)路面局部破损处进行挖补处理。

(4)深度15~40mm的车辙可采取填充处理,壅包应进行铣刨处理。

(5)微表处混合料的质量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程》JTG F40有关规定。

(二)施工流程与要求

1.清除原路面的泥土、杂物。

2.可采用半幅施工,施工期间不断行。

3.微表处一摊铺机专用施工机械,速度1.5~3.0km/h。

4.橡胶耙人工找平,清除超大粒料。

5.不需碾压成型,摊铺找平后必须立即进行初期养护,禁止一切车辆和行人通行。

6.通常,气温25~30℃时养护30min满足设计要求后,即可开放交通。

7.微表处施工前应安排试验段,长度不小于200m;以便确定施工参数。

二、旧路加铺沥青混合料面层工艺

(一)旧沥青路面作为基层加铺沥青混合料面层

1.旧沥青路面作为基层加铺沥青混合料面层时,应对原有路面进行处理、整平或补强,符合设计要求。

2.施工要点:

(1)符合设计强度、基本无损坏的旧沥青路面经整平后可作基层使用。

(2)旧沥青路面有明显的损坏,但强度能达到设计要求的,应对损坏部分进行处理。

(3)填补旧沥青路面,凹坑应按高程控制、分层摊铺,每层最大厚度不宜超过100mm。

(二)旧水泥混凝土路作为基层加铺沥青混合料面层

1.旧水泥混凝土路作为基层加铺沥青混合料面层时,应对原有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处理、整平或补强,符合设计要求。

2.施工要点

(1)对旧水泥混凝土路作弯沉试验,符合设计要求,经处理后可作为基层使用。

(2)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层与基层间的空隙,应作填充处理。

(3)对局部破损的原水泥混凝土路面层应剔除,并修补完好。

(4)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层的胀缝、缩缝、裂缝应清理干净,并应采取防反射裂缝措施。

三、加铺沥青面层技术要点

(一)面层水平变形反射裂缝预防措施

1.水平变形反射裂缝的产生原因是旧水泥混凝土路板上存在接缝和裂缝,如果直接加铺沥青混凝土,在温度变化和行车荷载的作用下,水泥混凝土路面沿着接缝和裂缝处伸缩,当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伸缩变形与其不一致时,就会在这些部位开裂,这就是产生反射裂缝的机理。因此,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必须处理好反射裂缝,尽可能减少或延缓反射裂缝的出现。

2.在沥青混凝土加铺层与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之间设置应力消减层,具有延缓和抑制反射裂缝产生的效果。

3.采取土工织物处理技术措施参见1K411033所述。

(二)面层垂直变形破坏预防措施

1.在大修前对局部破损部位进行过修补,应将这些破损部位彻底剔除并重新修复;不需要将板体整块凿除重新浇筑,采用局部修补的方法即可。

2.使用沥青密封膏处理旧水泥混凝土板缝。沥青密封膏具有很好的粘结力和抗水平与垂直变形能力,可以有效防止雨水渗入结构而引发冻胀。施工时首先采用切缝机结合入工剔除缝内杂物破除所有的破碎边缘,按设计要求剔除到足够深度;其次用高压空气清除缝内灰尘,保证其洁净;再次用M7.5水泥砂浆灌注板体裂缝或用防腐麻绳填实板缝下半部,上部预留70~1OOmm空问,待水泥砂浆初凝后,在砂浆表面及接缝两侧涂抹混凝土接缝粘合剂后,填充密封膏,厚度不小于40mm。

(三)基底处理要求

1.基底的不均匀垂直变形导致原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局部脱空,严重脱空部位的路面板局部断裂或碎裂。为保证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的整体刚性,加铺沥青混合料面层前,必须对脱空和路面板局部破裂处的基底进行处理,并对破损的路面板进行修复。基底处理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换填基底材料,另一种是注浆填充脱空部位的空洞。

2.开挖式基底处理。对于原水泥混凝土路面局部断裂或碎裂部位,将破坏部位凿除,换填基底并压实后,重新浇筑混凝土。这种常规的处理方法,工艺简单,修复也比较彻底,但对交通影响较大,适合交通不繁忙的路段。

3·非开挖式基底处理。对于脱空部位的空洞,采用从地面钻孔注浆的方法进行基底处理。这是城镇道路大修工程中使用比较广泛和成功的方法。处理前应采用探地雷达进行详细探查,测出路面板下松散、脱空和既有管线附近沉降区域。

(责任编辑:ksy)
  • 消防工程师报名
  • 执业药师
  • 一级建造师考试报名培训
  • 消防工程师报名
消防工程师报名
最新试题更多>
一级建造师报名考试辅导 消防工程师考试报名培训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