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主页 > 一级建造师 > 市政实务 > 辅导资料 > 2015年一级建造师市政工程预习:沥青混合料面层(2)

2015年一级建造师市政工程预习:沥青混合料面层(2)

2014-11-14 10:15来源:学信教育网评论 浏览

(二)接缝

1.沥青混合料路面接缝必须紧密、平顺。上、下层的纵缝应错开150mm(热接缝)或300~400mm(冷接缝)以上。相邻两幅及上、下层的横向接缝均应错位1m以上。应采用3m直尺检查,确保平整度达到要求。

2.采用梯队作业摊铺时应选用热接缝,将已铺部分留下100~200mm宽暂不碾压,作为后续部分的基准面,然后跨缝压实。如半幅施工采用冷接缝时,宜加设挡板或将先铺的沥青混合料刨出毛槎,涂刷粘层油后再铺新料,新料重叠在已铺层上50~100mm,软化下层后铲走,再进行跨缝压密挤紧。

3.高等级道路的表面层横向接缝应采用垂直的平接缝,以下各层和其他等级的道路的各层可采用斜接缝。平接缝宜采用机械切割或入工刨除层厚不足部分,使工作缝成直角连接。清除切割时留下的泥水,干燥后涂刷粘层油,铺筑新混合料接头应使接槎软化,压路机先进行横向碾压,再纵向充分压实,连接平顺。

四、开放交通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强制性条文规定: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应待摊铺层自然降温至表面温度低于50℃后,方可开放交通。

【案例11(4110411】

1.背景

甲公司中标承包某市主干道路工程施工,其路面结构为20m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表面层,40m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中面层,60m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底面层,300mm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和200mm石灰土底基层。路面下设有给水排水、燃气、电力、通信管线,由建设方直接委托专业公司承建。

该工程年初签了承包施工合同,合同约定当年年底竣工。受原有管线迁移影响,建设方要求甲公司调整施工部署,主要道路施工安排在9月中旬开始,并保持总工期和竣工日期不变。为此项目部决定:

(1)为满足进度要求,项目部负责入下达了提前开工令,见缝插针,抢先施工能施工部位。

(2)项目部安排9月中旬完成管道回填压实、做挡墙等工程,于1o月底进入路基结构施工,施工期日最低温度为-1℃;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采用沥青乳液和沥青下封层进行养护3d后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3)开始路面面层施工时,日最低温为-3℃,最高温度为+3℃,但天气晴好;项目部组织突击施工面层,没有采取特殊措施。

(4)为避免对路下管道和周围民宅的损坏,振动压路机作业时取消了振动压实。

工程于12月底如期竣工,开放交通。次年4月,该引道路面出现成片龟裂,6月中旬沥青面层开始出现车辙。

2.问题

(1)项目部下达提前开工令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2)指出路基结构施工不妥之处。

(3)分析道路面出现龟裂、车辙的主要成因。

3.参考答案

(1)问题1

项目负责入下达开工令是错误做法。因为,工程施工承包合同中对开工日期都有约定。项目部应根据合同安排进度,并且在开工前先应向监理工程师提交开工申请报告,由监理工程师下达开工令,项目部应按监理的命令执行。

(2)问题2

不妥之处主要是:

①不符合规范关于施工期的日最低气温应在5。C以上的规定;

②不符合规范关于基层采用沥青乳液和沥青下封层养护7~14d的规定。

(3)问题3

引道路面出现龟裂和车辙主要成因:

①路面基层采用的是石灰稳定类材料,属于半刚性材料,其强度增长与温度有密切关系,温度低时强度增长迟缓。为使这类基层施工后能尽快增长其强度,以适应开放交通后的承载条件,规范规定这类基层应在5|。C以上的气温条件下施工,且应在出现第一次冰冻之前1~1.5个月以上完工。

开放交通后,在交通荷载作用下,基层强度不足,是整个路面结构强度不足,出现成片龟裂的质量事故。

②沥青路面必须在冬期施工时,应采取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并应采取快卸、快铺、快平、快压等措施,以保证沥青面层有足够的碾压温度和密实度。

③次年6月以后出现车辙,主要原因是振动压路机作业时取消了振动压实,致使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密度不够,在次年气温较高时,经车轮碾压压实,形成车辙。

(责任编辑:ksy)
  • 消防工程师报名
  • 执业药师
  • 一级建造师考试报名培训
  • 消防工程师报名
消防工程师报名
最新试题更多>
一级建造师报名考试辅导 消防工程师考试报名培训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