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一级建造师市政工程预习:箱涵顶进施工技
(一)工艺流程
现场调查—工程降水—工作坑开挖—后背制作—滑板制作—铺设润滑隔离层—箱涵制作—顶进设备安装—既有线加固—箱涵试顶进—吃土顶进—监控量测—箱体就位—拆除加固设施—拆除后背及顶进设备—工作坑恢复。
(二)箱涵顶进前检查工作
(1) 箱涵主体结构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强度,防水层级保护层按设计完成。
(2) 顶进作业面包括路基下地下水位巳降至基底下500mm以下,并宜避开雨期施工,若在雨期施工,必须做好防洪及防雨排水工作。
(3) 后背施工、线路加固达到施工方案要求;顶进设备及施工机具符合要求。
(4) 顶进设备液压系统安装及预顶试验结果符合要求。
(5) 工作坑内与顶进无关人员、材料、物品及设施撤出现场。
(6) 所穿越的线路管理部门的配合人员、抢修设备、通信器材准备完毕。
(三) 箱涵顶进启动
(1) 启动时,现场必须有主管施工技术人员专人统一指挥。
(2) 液压泵站应空转一段时间,检查系统、电源、仪表无异常情况后试顶。
(3) 液压千斤顶顶紧后(顶力在0.1倍结构自重),应暂停加压,检查顶进设备、后背和各部位,无异常时可分级加压试顶。
(4) 每当油压升高5〜lOMPa时,需停泵观察,应严密监控顶镐、顶柱、后背、滑板、箱涵结构等部位的变形情况,如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顶进;找出原因采取措施解决后方可重新加压顶进。
(5) 当顶力达到0.8倍结构自重时箱涵未启动,应立即停止顶进;找出原因采取措施解决后方吋重新加压顶进。
(6) 箱涵启动后,应立即检查后背、工作坑周围土体稳定情况,无异常情况,方可继续顶进。
(四)顶进挖土
(1) 根据箱涵的净空尺寸、土质情况,可采取人工挖土或机械挖土。一般宜选用小型反铲按设计坡度开挖,每次开挖进尺0.4〜0.8m,配装载机或直接用挖掘机装汽车出土。顶板切土,侧墙刃脚切土及底板前清土须由人工配合。挖土顶进应三班连续作业,不得间断。
(2) 两侧应欠挖50mm,钢刃脚切土顶进。当属斜交涵时,前端锐角一侧清土困难应优先开挖。如没有中刃脚时应紧切土前进,使上下两层隔开,不得挖通漏天,平台上不得积存土料。
(3) 列车通过时严禁继续挖土,人员应撤离开挖面。当挖土或顶进过程中发生塌方,影响行车安全时,应迅速组织抢修加固,做出有效防护。
(4) 挖土工作应与观测人员密切配合,随时根据箱涵顶进轴线和高程偏差,采取纠偏措施。
(五) 顶进作业
(1) 每次顶进应检查液压系统、顶柱(铁)安装和后背变化情况等。
(2) 挖运土方与顶进作业循环交替进行。每前进一顶程,即应切换油路,并将顶进千斤顶活塞回复原位;按顶进长度补放小顶铁,更换长顶铁,安装横梁。
(3) 箱涵身每前进一顶程,应观测轴线和高程,发现偏差及时纠正。
(4)箱涵吃土顶进前,应及时调整好箱涵的轴线和高程。在铁路路基下吃土顶进,不宜对箱涵敝较大的轴线、高程调整动作。
(六) 监控与检查
(1) 箱涵顶进前,应对箱涵原始(预制)位置的里程、轴线及高程测定原始数据并记录。顶进过程中,每一顶程要观测并记录各观测点左、右偏差值;高程偏差值和顶程及总进尺。观测结果要及时报告现场指挥人员,用于控制和校正。
(2) 箱涵自启动起,对顶进全过程的每一个顶程都应详细记录千斤顶开动数量、位置,油泵_ 力表读数、总顶力及着力点。如出现异常应立即停止顶进,检查分析原因,采取措施处理后方可继续顶进。
(3) 箱涵顶进过程中,每天应定时观测箱涵底板上设置的观测标钉高程,计算相对高差,展图,分析结构竖向变形。对中边墙应测定竖向弯曲,当底板侧墙出现较大变位及转角时应及时分析研究采取措施。
(4) 顶进过程中要定期观测箱涵裂缝及开展情况,重点监测底板、顶板、中边墙,中继间牛腿或剪力铰和顶板前、后悬臂板,发现问题应及时研究采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