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一级建造师市政工程预习:基坑的隔水帷幕
(一)隔(截)水帷幕
(1)采用隔(截)水帷幕的目的是阻止基坑外的地下水流入基坑内部,或减小地下水沿基坑帷幕的水力梯度。截水帷幕的厚度应满足基坑防渗要求,截水帷幕的渗透系数宜小于1.0×10—6cm/s。
(2)当基坑底存在连续分布、埋深较浅的隔水层时,应采用底端进入下卧隔水层的落底式帷幕;当坑底以下含水层厚度较大时需采用悬挂式帷幕,其深度要满足地下水从帷幕底绕流的渗透稳定要求,并应分析地下水位下降对周边建(构)筑物的影响。
(3)截水帷幕可选用旋喷法或摆喷注浆帷幕、水泥土搅拌桩帷幕、地下连续墙或咬合式排桩。支护结构采用排桩时,可采用高压旋喷或摆喷注浆与排桩相互咬合的组合帷幕。
(4)基坑的隔(截)水帷幕(或可以隔水的围护结构)周围的地下水渗流特征与降水目的、隔水帷幕的深度和含水层位置有关,利用这些关系布置降水井可以提高降水的效率,减少降水对环境的影响。
(5)隔(截)水帷幕与降水井布置大致可分成三种类型,需要依据有关条件综合考虑。
(二)隔(截)水帷幕与降水井布置
1. 隔水帷幕隔断降水含水层
基坑水帷幕深入降水含水层的隔水底板中,井点降水以疏干基坑内的地下水为目的,即为前面所述的落底式帷幕。这类隔水帷幕将基坑内的地下水与基坑外的地下水分隔开来,基坑内、外地下水无水力联系。
2. 隔水帷幕底位于承压水含水层隔水顶板中
隔水帷幕位于承压水含水层顶板中,通过井点降水降低基坑下部承压含水层的水头,以防止基坑底板隆起或承压水突涌为目的,这类隔水帷幕未将基坑内、外承压含水层分隔开。由于不受围护I结构的影响,基坑内、外地下水连通,这类井点降水影响范围较大。
3. 隔水帷幕底位于承压水含水层中
隔水帷幕底位于承压水含水层中,如果基坑开挖较浅,坑底未进入承压水含水层,井点降水以降低承压水水头为目的;如果基坑开挖较深,坑底已经进入承压水含水层,井点降水前期以降低承压水水头为目的,后期以疏干承压含水层为目的。这类隔水帷幕底位于承压水含水层中,基坑内、外承压含水层部分被隔水帷幕隔开,仅含水层下部未被隔开。由于受围护结构的阻挡,在承压含水层上部基坑内、外地下水不连续,下部含水层连续相通,地下水呈三维流态。随着基坑内水位降深的加大,基坑内、外水位相差较大。在这类情况下,应把降水井布置于坑内侧,这样可以明显减少降水对环境的影响,而且隔水帷幕插人承压含水层越深,这种优势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