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主页 > 一级建造师 > 市政实务 > 辅导资料 > 2015年一级建造师市政工程预习:注浆控制

2015年一级建造师市政工程预习:注浆控制

2015-02-06 09:30来源:学信教育网评论 浏览

注浆是向管片与围岩之间的空隙注入填充浆液,向管片外压浆的工艺,应根据所建工程对隧道变形及地层沉降的控制要求选择同步注浆或壁后注浆,一次压浆或多次压浆。

(一)注浆目的

管片拼装完成后,随着盾构的推进,管片与洞体之间出现空隙。如不及时充填,地层应力释放后,会产生变形。其结果是发生地面沉降、邻近建(构)筑物沉降、变形或破坏等。注浆的主要目的就是防止地层变形,还有其他重要目的,具体如下:

(1)抑制隧道周边地层松弛,防止地层变形。

(2)及早使衬砌管片环安定,千斤顶推力平滑地向地层传递。作用于管片的推力平均,能减小作用于管片的应力和管片变形,盾构的方向控制容易。

(3)形成有效的防水层。

(二)注浆材料的性能

一般对注浆材料的性能有如下要求:

(1)流动性好; (2)注入时不离析; (3)具有均匀的高于地层土压的早期强度; (4)良好的充填性; (5)注入后体积收缩小; (6)阻水性高; (7)适当的黏性,以防止从盾尾漏浆或向开挖面回流; (8)不污染环境。

(三)一次注浆

一次注浆分为同步注浆、即时注浆和后方注浆三种方式,要根据地质条件、盾构直径、环境条件、注浆设备的维护控制、开挖断面的制约与盾尾构造等充分研究确定。

1.同步注浆

同步注浆是在空隙出现的同时进行注浆、填充空隙的方式,分为从设在盾构的注浆管注入和从管片注浆孔注入两种方式。前者,其注浆管安装在盾构外侧,存在影响盾构姿态控制的可能性,每次注入若不充分洗净注浆管,则可能发生阻塞,但能实现真正意义的同步注浆。后者,管片从盾尾脱出后才能注浆,为与前者区别,可被称作半同步注浆。

2.即时注浆

一环掘进结束后从管片注浆孔注入的方式。

3.后方注浆

掘进数环后从管片注浆孔注入的方式。一般盾构直径大,或在冲积黏性土和砂质土中掘进,多采用同步注浆;而在自稳性好的软岩中,多采取后方注浆方式。

(四)二次注浆

二次注浆是以弥补一次注浆缺陷为目的进行的注浆,具体作用如下:

(1)补足一次注浆未充填的部分; (2)补充由浆体收缩引起的体积减小; (3)以防止周围地层松弛范围扩大为目的的补充。

以上述(1)、(1)为目的的二次注浆,多采用与一次注浆相同的浆液;若以(3)为目的,多采用化学浆液。

(五)注浆量与注浆压力

注浆控制分为压力控制与注浆量控制两种。压力控制是保持设定压力不变,注浆量变化的方法。注浆量控制是注浆量一定,压力变化的方法。一般仅采用一种控制方法都不充分,应同时进行压力和注浆量控制。

1.注浆量

注浆量除受浆液向地层渗透和泄漏外,还受曲线掘进、超挖和浆液种类等因素影响,不能准确确定。一般采用以下方法确定。按下式计算注浆量Q:

Q=V×a

V=π(D2s-D20)×v/4

式中 V—计算空隙量; a—注入率; Ds—开挖外径; D0—管片外径;v一掘进速度。

注入率a根据架液特性(体积变化)、土质及施工损耗考虑的比例系数,基于经验确定。

2.注浆压力

注浆年力应根据土压、水压、管片强度、盾构形式与浆液特性综合判断决定,但施工中通常基宁施工经验确定。

从管片注浆孔注浆,注浆压力一般取100〜300kN/m2 (1〜3kg/cm2),或间隙水压加200kN/m2 左右。

注浆量与注浆压力要经过一定的反复试验,确认注浆效果、对周围地层和建(构)筑物的影响等,并在施工中进行一定范围内的效果确认,反馈其结果指导施工。

(责任编辑:ksy)
  • 消防工程师报名
  • 执业药师
  • 一级建造师考试报名培训
  • 消防工程师报名
消防工程师报名
最新试题更多>
一级建造师报名考试辅导 消防工程师考试报名培训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