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造价工程师预习知识点:香蕉曲线法、排列
香蕉曲线法:
香蕉曲线法的原理与S曲线法的原理基本相同,其主要区别在于:香蕉曲线是以工程网络计划为基础绘制的。最早开始时间绘制ES曲线,最迟开始时间绘制LS曲线,两条S曲线组合在一起,即成为香蕉曲线。香蕉曲线同样可用来控制工程造价和工程进度。
其控制程序如下:
1.根据工程项目具体要求,编制工程网络计划,并计算工作时间参数。
2.根据工程网络计划,在以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累计完成的工程数量或造价的坐标体系中,绘制工程数量或造价的ES曲线和LS曲线。
3.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在同一坐标体系中绘制工程数量或造价的实际累计S曲线。
4.将实际S曲线与计划香蕉曲线进行比较,以此判断工程进度偏差或造价偏差。
5.如果投资计划或进度计划作出调整后,需要重新绘制调整后的香蕉曲线,以便在下一步控制过程中进行对比分析。
排列图法:
排列图法又叫主次因素分析图或帕雷特(Pareto)图,是用来寻找影响工程(产品)质量主要因素的一种有效工具,是一种静态分析方法。
采用排列图分析影响工程(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可按以下程序进行:
1.列出影响工程(产品)质量的因素,并统计各影响因素出现的频数和频率。
2.按质量印象因素出现频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从左至右绘制排列图。
3.分析排列图,找出影响工程(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
1)A类因素:累计频率在0—80%的范围因素,主要因素;
2)B类因素:在80%—90%范围内,是次要因素;
3)C类因素:在90%—100%范围内,是一般因素。
(责任编辑:·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