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造价工程师预习知识点:流水施工的参数
2015年造价工程师考试《造价管理》预习知识点:流水施工组织方法 |
工艺参数:
1.施工过程n,根据施工组织及计划安排需要而将计划任务划分成的子项称为施工工程。
施工过程一般分为三类:建造类施工过程、运输类施工过程和制备类施工过程。
建造类施工过程占有施工对象的空间,直接影响工期的长短,因此,必须列入施工进度计划,并在其中大多作为主导施工过程或关键工作。
例如:对于采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设工程,钢筋混凝土构件的预制过程就需要列入施工进度计划之中。同样,结构安装中的构件吊运施工过程也需要列入施工进度计划之中。
2.流水强度:流水施工的某施工过程(队)在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工程类,也成为流水能力或生产能力。
空间参数:
1.工作面:某专业工种的工人或某种施工机械进行施工的活动空间。
2.施工段m:将施工对象的平面或空间上划分成若干个劳动量大致相等的施工段落,称为施工段或流水段。
施工段划分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1)同一专业工作队在各个施工段上的劳动量应大致相等,相差幅度不宜超过10%-15%;
(2)每个施工段内要有足够的工作面,以保证相应数量的工人、主导施工机械的生产效率,满足合理劳动组织的要求;
(3)施工段的界限应尽可能与结构界限(如沉降缝、伸缩缝等)相吻合,或设在对建筑结构整体性影响小的部位,以保证建筑结构的整体性;
(4)施工段的数目要满足合理组织流水施工的要求。施工段数目过多,会降低施工速度,延长工期;施工段过少,不利于充分利用工作面,可能造成窝工;
(5)对于多层建筑物、构筑物或需要分层施工的工程,应既分施工段,又分施工层,各专业工作队依次完成第一施工层中各施工段任务后,再转入第二施工层的施工段上作业,以此类推。
时间参数:
时间参数是指在组织流水施工时,用以表达流水施工在时间安排上所处状态的参数,主要包括流水节拍、流水步距和流水施工工期等。
(1)流水节拍。流水节拍是指在组织流水施工时,某个专业工作队在一个施工段上的施工时间。流水节拍是流水施工的主要参数之一,用“t”表示。它表明流水施工的速度和节奏性。流水节拍小,其流水速度快,节奏感强;反之则相反。
(2)流水步距。流水步距是指组织流水施工时,相邻两个施工过程(或专业工作队)相继开始施工的最小间隔时间。流水步距一般用来表示,它是流水施工的主要参数之一。
流水步距的数目取决于参加流水的施工过程数。如果施工过程数为n个,则流水步距的总数为n-1个。
流水步距的大小取决于相邻两个施工过程(或专业工作队)在各个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及流水施工的组织方式。
(3)流水施工工期。流水施工工期是指从第一个专业工作队投入流水施工开始,到最后一个专业工作队完成流水施工为止的整个持续时间。流水施工工期一般均不是整个工程的总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