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造价管理预习知识点:设计概算的审査
2015年造价工程师考试《造价管理》预习知识点:设计阶段造价管理 限额设计的工作内容、限额设计的实施程序、设计方案评价与优化的基本程序、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方案的评价方法、设计方案的优化、☆设计概算的审査、施工图预算的审査 |
设计概算的审查是确定建设工程造价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审査,能使概算更加完整、准确。
(1)设计概算的审查意义:
1)促进设计单位严格执行国家、地方、行业有关概算的编制规定和费用标准,提高概算的编制质量;
2)促进设计的技术先进性与经济合理性;
3)促进建设工程造价的确定准确、完整,避免出现任意扩大建设规模和漏项的情况,缩小概算与预算之间的差距。
(2)设计概算的审查内容。包括:概算编制依据、概算编制深度及概算主要内容三个方面。
1)对设计概算编制依据的审査:
①审查编制依据的合法性。
②审查编制依据的时效性。
③审査编制依据的适用范围。
2)对设计概算编制深度的审查:
①审査编制说明。审查设计概算的编制方法、深度和编制依据等重大原则性问题。
②审査设计概算编制的完整性。
③审査设计概算的编制范围。包括:设计概算编制范围和内容是否与批准的工程项目范围相一致;各项费用应列的项目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及工程建设标准;是否存在多列或遗漏的取费项目等。
3)对设计概算主要内容的审查:
(3)设计概算的审查方法。采用适当方法对设计概算进行审查,是确保审査质量、提高审查效率的关键。
常用的审査方法有以下五种:
1)对比分析法。通过对比分析建设规模、建设标准、概算编制内容和编制方法、人材机单价等,发现设计概算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偏差。
2)主要问题复核法。对审査中发现的主要问题以及有较大偏差的设计进行复核,对重要、关键设备和生产装置或投资较大的项目进行复查。
3)査询核实法。对一些关键设备和设施、重要装置以及图纸不全、难以核算的较大投资进行多方查询核对,逐项落实。
4)分类整理法。对审査中发现的问题和偏差,对照单项工程、单位工程的顺序目录分类整理,汇总核增或核减的项目及金额,最后汇总审核后的总投资及增减投资额。
5)联合会审法。在设计单位自审、承包单位初审、咨询单位评审、邀请专家预审、审批部门复审等层层把关后,由有关单位和专家共同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