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月17日《招标采购专业实务》每日一练(2)
10[简答题]某大学扩建项目,其建安工程投资额30000万元人民币,包括8个单体建筑工程,分别为办公楼、1#~3 #教学楼、学生食堂、学生公寓、图书馆、10kV变电所和大门及门卫室等,总建筑面积126436m?,占地面积86000m?,其中教学楼和学生公寓为地上六层框架结构,学生食堂、图书馆为地上三层框架结构,变电所及门卫室为单层混合结构。招标人拟将整个扩建工程施工作为一个标段,并采用资格预审办法组织资格审查,但不接受联合体参加资格预审。
问题:
1)资格审查有哪几种办法?给出其做法。怎样选择其一为一个项目资格审查办法?确定了审查办法后,有哪几种方法进行资格审查?
2)施工投标资格审查有哪几方面内容?
3)针对本项目实际情况,选择资格审查办法和审查办法,并说明原因。
4)怎样处理资格预审过程中几个申请人得分相同时的排序,举个例子。
参考解析:
1)资格审查办法分为资格预审与资格后审。资格预审是在招标文件发售前,招标人通过发售资格预审文件,组织资格审查委员会对资格预审申请人提交的资格申请文件进行审查,进而确定通过资格预审的申请人;资格后审指的是开标后,评标委员会在评标阶段的初步审查程序中,对投标人提交的投标文件中的资格文件进行的审查,进而确定投标人通过初步评审,为合格投标人。
判断一个工程施工招标项目是否需要采用资格预审,是由满足该项目施工条件的潜在投标人数的多少来决定的。潜在投标人过多,造成招标人的成本支出和投标人的投标花费总量大,与招标项目的价值相比不值得时,招标人需要组织资格预审。反之,则可以采用资格后审。
采用资格预审的,可以采用两种方法确定通过资格预审的申请人名单,一种是合格制,即符合资格审查标准的申请人均通过资格预审;另一种是有限数量制,即审查委员会对通过资格审查标准的申请文件按照资格预审文件确定的量化标准进行打分,然后按照资格预审文件确定的数量以及各申请人的资格申请文件得分,由高到低的顺序确定通过资格预审的申请人名单;采用资格后审办法的,只能采用合格制方法确定通过资格审查的投标人名单。
2)工程施工投标资格审查应主要审查以下五个方面内容:①具有独立订立施工承包合同的权利;②具有履行施工承包合同的能力,包括专业、技术资格和能力,资金、设备和其他物质设施状况,管理能力,经验、信誉和相应的从业人员;③没有处于被责令停业,投标资格被取消,财产被接管、冻结,破产状态;④在最近三年内没有骗取中标和严重违约及重大工程质量问题;⑤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资格条件
3)该项目特点是单位工程多、场地宽阔,潜在投标人较多,且普遍掌握其施工技术。为了降低招标成本,招标人应采用有限数量制方法组织资格预审,择优确定通过资格预审的申请人名单。
4)对于资格预审过程中几个申请人得分相同的情形,招标人可以在资格预审文件中增加一些排序因素,以确定申请人得分相同时的排序方法。例如,可以在资格预审文件中规定:
申请人得分相同时,依次采用以下原则确定资格预审申请人的排序:
①按照项目经理得分多少确定排名先后;
②如仍相同,以项目业绩得分多少确定排名先后;
③如仍相同,以申请人信誉得分多少确定排名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