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每日一练08月12日(2)
参考答案:1.C 2.A 4.A 5.B 6.ABE
3.1.A为支座两侧临时预应力筋,B为临时支撑(临时混凝土垫块),C为支座垫块。
2.D-梁段吊运存放,修整。E-检查并清洁预应力管道。
3.箱梁标高、中轴线。
4.需要进行专项风险评估。理由:桥梁总体风险评估等级达到III级以上应进行专项风险评估。评估步骤:1.开展总体风险评估,2.确定专项风险评估范围,3.开展专项风险评估,4.确定风险控制措施。
7.1.(1)属于 高处作业IV级。
(2)系安全带、戴安全帽、穿软底鞋
2.高处作业时,如因工作需要对安全防护设施部分移位、部分进行拆除时必须征得项目负责人的同意。不允许载人电梯搭载货物。
3.桩基础:反循环钻机,铜护筒承台。墩:铜模板、塔吊,电梯、爬模设备。上部构造:挂篮设备、预应力张拉、设备全桥:混凝土输送泵、混凝土搅拌钻。不适用于本桥的:悬臂式掘进机、架桥机。
4.宜用悬臂浇筑法(挂篮法)施工。属于低桩承台。
8.1.【参考答案】
符合。本变更属于一般设计变更。重大设计变更由交通部负责审批,较大设计变更由省级交通主管部门负责审批,项目法人负责对一般设计变更进行审查,并应当加强对公路工程设计变更实施的管理。
【考点解析】
本考点出自2B331063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管理的相关规定一目,此题考察一般设计变更管理的相关规定。
公路工程设计变更分为重大设计变更、较大设计变更和一般设计变更。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重大设计变更:连续长度10km以上的路线方案调整的;特大桥的数量或结构型式发生变化的;特长隧道的数量或通风方案发生变化的;互通式立交的数量发生变化的;收费方式及站点位置、规模发生变化的;超过初步设计批准概算的。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较大设计变更:连续长度2km以上的路线方案调整的;连接线的标准和规模发生变化的;特殊不良地质路段处置方案发生变化的;路面结构类型、宽度和厚度发生变化的;大中桥的数量或结构形式发生变化的;隧道的数量或方案发生变化的;互通式立交的位置或方案发生变化的;分离式立交的数量发生变化的;监控、通信系统总体方案发生变化的;管理、养护和服务设施的数量和规模发生变化的;其他单项工程费用变化超过500万元的;超过施工图设计批准预算的。一般设计变更是指除重大设计变更和较大设计变更以外的其他设计变更。
公路工程重大、较大设计变更实行审批制。公路工程重大、较大设计变更,属于对设计文件内容作重大修改,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的程序进行审批。未经审查批准的设计变更不得实施。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违反本办法规定擅自变更已经批准的公路工程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文件。不得肢解设计变更规避审批。经批准的设计变更一般不得再次变更。重大设计变更由交通部负责审批。较大设计变更由省级交通主管部门负责审批。
项目法人负责对一般设计变更进行审查,并应当加强对公路工程设计变更实施的管理。公路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及监理等单位可以向项目法人提出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的建议。设计变更的建议应当以书面形式提出,并应当注明变更理由。项目法人也可以直接提出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的建议。
2.【参考答案】
“局部路段因地形复杂而采用竖向填筑法施工”错误。根据《路基施工技术规范》规定:土石路堤不得倾填,土石路堤只能采用分层填筑,分层压实。
【考点解析】
本考点出自2B311013填方路基施工一目,此题考察土石路堤施工方法。
土石路堤不得采用倾填方法,只能采用分层填筑,分层压实。若采用倾填方法,易造成填料离析。
3.【参考答案】
还必须配置普工、工长和爆破工。
【考点解析】
本考点出自2B320121劳务用工配置一目,此题考察公路工程常见的施工过程必须配置的劳动力。
(1)土石方开挖:机械操作人员、运输车辆司机、普工、工长和爆破工;
(2)路基填筑:机械操作人员、运输车辆司机、普工和工长。
9.1.【参考答案】
合理,因为根据背景资料所述地质条件,该处由于有地下水,因此基坑开挖时壁坡不
易稳定,且收到场地限制,所以可以采取挡板支撑防护措施。适用于该桥墩基坑开挖的支
撑防护措施还有混凝土护壁、钢板桩、锚杆支护、地下连续壁等。
【考点解析】
这是明挖扩大基础施工中基坑开挖方面的题,考核考生对开挖基坑支撑形式的掌握。
根据背景资料的叙述,很容易得出“有地下水”、“场地受限”等关键词,因此可以推断出
不能放坡开挖,需要考虑直立开挖加支撑防护的方式。因此“挡板支撑防护措施”显然是
一种防护方法。当然,适用于该桥墩基坑开挖的支撑防护措施还有混凝土护壁,钢板桩,
锚杆支护,地下连续壁等,只是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考虑经济性、可行性来选用。
明挖扩大基础施工的内容包括:基础的定位放样、基坑开挖、基坑排水、基底处理以
及砌筑(浇筑)基础结构物等。当基坑壁坡不易稳定并有地下水,或放坡开挖场地受到限
制,或基坑较深、放坡开挖工程数量较大,不符合技术经济要求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采
取加固坑壁措施,如挡板支撑、钢木结合支撑、混凝土护壁及锚杆支护等。
2.【参考答案】
施工方为保证承台立模及混凝土浇筑所采取的措施还应在基坑底部设排水沟和集
水井。
【考点解析】
由于背景资料中已明确说明“基坑开挖深度为4m,地下水位处于原地面以下
200cm”,为保证干地施工,当然需要采取降水措施。且由于地下水位相对不高,基坑开
挖也不太深,因此可以采用“基坑底部设排水沟和集水井”的方式来排水地下水。
桥梁基础施工中常用的基坑排水方法有:
(1)集水坑排水法。除严重流沙外,一般情况下均可适用。
(2)井点排水法。当土质较差有严重流沙现象,地下水位较高,挖基较深,坑壁不易
稳定,用普通排水方法难以解决时,可采用井点排水法。
(3)其他排水法。对于土质渗透性较大、挖掘较深的基坑,可采用板桩法或沉并法。
此外,视工程特点、工期及现场条件等,还可采用帐幕法:即将基坑周围土层用硅化法、
水泥灌浆法及冻结法等处理成封闭的不透水的帐幕。
3.【参考答案】
合理。还有敷设冷却水管;分层浇注,以通过增加表面系数,利于混凝土的内部
散热。
【考点解析】
这是考查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措施的题目。根据提问中“为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承台
混凝土水化热”,可以考虑到哪些措施可以降低水化热?背景资料中所列举的三项措施均
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水化热。除此外,“敷设冷却水管和分层浇注”也能带走热量,减少
水化热。
作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控制水化热,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关
键。大体积混凝土应优选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等低水化热水泥;采用遮阳凉棚的降温措
施以降低混凝土水化热、推迟水化热峰值出现;同一结构物的不同位置温差应在设计允许
范围内。
4.【参考答案】
大型爆破的安全距离,需要考虑的因素有:个别飞散物、爆破引起的地震及冲击波对
人员、建筑物的影响。
【考点解析】
这是关于大型爆破施工要求的题目。题目要求只是从安全距离方面去考虑,因此“个
别飞散物”产生的抛掷距离、爆破引起的地震及冲击波对人员和建筑物的影响或破坏范围
就是距离因素。
在实施大型爆破之前必须要经过计算,需要考虑爆破药量、爆破方式以及安全距离。
其中安全距离需要考虑“个别飞散物、爆破引起的地震及冲击波对人员、建筑物的影响”
等因素。
5.【参考答案】
隐患有:爆破器材库的选址不当;大型爆破程序不符合规定;爆破器材的管理有问
题;现场警戒有问题。
【考点解析】
这是分析安全隐患的题目。这些题目往往在背景资料中经过简单分析就容易得出结
论。“爆破器材放在紧靠办公室”显然是爆破器材库的选址不当;“施工单位技术人
员……,,显然是不完全满足“大型爆破程序”的管理要求;“让民工甲领取了炸药和雷管,
用自行车运到施工现场’’显然是不符合爆破器材的管理的要求;“安排民工乙负责在爆破
安全距离外来回走动进行警戒”显然不符合现场警戒的要求。
爆破器材库的选址和搭建应请当地公安部门进行指导和监督,运输爆破器材要用专用
运输工具,在公安部门的押运下进行,中途不许停留,并应避开人员密集地方;在保管、
运输爆破器材过程中,工作人员严禁穿化纤服装。
大型爆破必须按审批的爆破设计书,并征得当地县(市)以上公安部门同意后由专门
成立的现场指挥机构组织人员实施。
爆破器材应严格管理,并执行领用和退库制度,各种手续要有严格记录,并由专人领
取,禁止由一人同时搬运炸药和雷管,电雷管严禁与带电物品一起携带运送。严禁用翻斗
车、自卸车、拖车、拖拉机、机动三轮车、人力三轮车、自行车、摩托车和皮带运输机运
送爆破器材。
爆破作业应有专人指挥,确定的危险边界应有明显标志,警戒区四周必须派出警戒人
员,警戒区内的人员、牲畜必须撤离,预告、起爆、解除警戒等信号应有明确的规定。
10.1、网络工期T=40+50+90+140=320天
关键线路为:①—②—④—⑦—⑩
2、分别如下:
1)工作C工作工期和费用索赔不合理。施工单位设备故障是施工单位自身的原因造成的,这是施工单位的责任。
2)百年一遇的冰雪灾害属于不可抗力,费用不能索赔。工期方面:虽然D工作晚开工15天,但不影响总工期,因此不能索赔工期。
3)图纸晚到是由于业主的原因造成的,属于业主的责任。费用可以索赔。E工作耽误了10天,但不影响总工期,不能索赔工期。
3、可索赔的费用=1.5×10=1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