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二级建造师考试建筑工程预习笔记(11)(2)
合同管理 1.招标人对投标单位进行资格预审应包括以下内容:投标单位组织与机构和企业概况;近3年完成工程 的情况;目前正在履行的合同情况;资源方面,如财务状况、管理人员情况、劳动力和施工机械设备等 方面的情况;其他情况(各种奖励和处罚等)。 进度控制实务 1.等节奏流水施工的特点是: ① 所有流水节拍都彼此相等; ② 所有流水步距都彼此相等,而且等于流水节拍; ③ 每个专业工作队都能够连续作业,施工段没有间歇时间; ④ 专业工作队数等于施工过程数。 组织过程:第一,把流水对象(项目)划分为若干施工过程;第二,把流水对象(项目)划分为若干施工段 (区);第三,组建专业队并确定其在每一施工段上的持续时间;第四,各专业队依次、连续地在各施工 段上完成同样的作业;第五,各专业队的工作适当地搭接起来 2.成倍节拍流水施工的特点: ① 同一施工过程在各个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都相等,不同施工过程在同一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之间存 在一个最大公约数。 ②流水步距等各个流水节拍最大公约数。 ③ 每个专业工作队都能够连续作业,施工段没有间歇时间。 ④ 专业工作队数目大于施工过程数目。 3.无节奏流水施工的基本特点是: ① 各个施工过程在各个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通常不相等,且无规律; ②流水步距与流水节拍之间存在着某种函数关系,流水步距也多数不等;每个专业工作队都能够连续作 业,施工段可能有间歇。组织无节奏流水施工的关键是正确计算流水步距。计算流水步距可采用取大 差法,计算步骤为: ⑤ 累加各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形成累加数据系列; ⑥相邻两施工过程的累加数据系列错位相减;取差数之大者作为该两个施工过程的流水步距。 ⑦无节奏流水施工工期的计算公式为:Tp=ΣKi+Σtn,式中ΣKi为各流水步距之和,Σtn为最后一个 施工过程在各施工段的持续时间之和。 4. 双代号网络计划 时间参数及其计算步骤是:工作持续时间Di-j→最早开始时间ESi-j→最早完成时间EFi-j→计划工期 Tp→最迟完成时间LFi-j→最迟开始时间LSi-j→总时差TFi-j→自由时差FFi-j 关键线路的确定可根据两点: ①从起点节点到终点节点为止,线路时间最长; ②工作总时差为零的线路。 5. 单代号网络计划中关键线路的判别标准有两个 一是线路最长的通路;二是间隔时间为零的关键工作相连形成的通路。其中间隔时间LAGi,j=ESj-EFi 6. 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优点: 时间参数一目了然;可以据图进行资源优化与调整;时间可以不计算而直接在图上反映;适用于作业计划 或短期计划的编制和应用 编制方法:一种是先根据无时标网络计划计算时间参数,再根据计算结果绘图;另一种是不计算时间参 数,而直接根据无时标网络计划在时标表上绘制确定关键路线规则:从终点到起点没有波线(自由时差) 的通路。 7.单代号搭接网络计划特点: 必须有虚拟的起点节点和虚拟的终点节点。 8. 施工进度控制程序: 确定进度控制目标,编制施工进度计划,申请开工并按指令日期开工,施工进度计划,进度控制总结 并编写施工进度控制报告。 施工进度控制目标:应以实现合同约定的竣工日期为最终目标。 施工进度计划是进度控制的依据,为此,编制两种施工进度计划:施工总进度计划和 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施工进度计划记录和检查工具有:横道计划、网络计划、实际进度前锋线、“S”形曲线检查表等。 施工进度计划的调整内容包括:单纯调整工期、资源有限-工期最短调整、工期固定-资源均衡调整、 工期-成本调整。 工期费用调整的原则是:压缩有压缩潜力的、压缩后质量有保证的、增加的赶工费最少的关键工作。 质量控制实务 9. 质量控制对策主要有: 以人的工作质量确保工程质量;严格控制投入品的质量;全面控制施工过程,重点控制工序质量;严把分 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关;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严防系统性因素的质量变异 10.施工项目的质量控制的过程: 从工序质量到分项工程质量、分部工程质量、单位工程质量的系统控制过程;也是一个由投入原材料的 质量控制开始,直到完成工程质量检验为止的全过程的系统过程。 11.质量控制方法: 主要是审核有关技术文件和报告,直接进行现场质量检验或必要的试验等。 现场质量检查的方法:目测法、实测法和试验法三种。目测法的手段:看、摸、敲、照,实测法的手 段:靠、吊、量、套。 12.影响施工项目的质量因素主要有: “4M1E”:人、材料、机械、方法、环境 13. 材料质量控制方法: 主要是严格检查验收,正确合理的使用,建立管理台帐,进行收发、储、运等环节的技术管理,避免 混料和将不合格的原材料使用到工程上 材料质量控制的内容:主要有材料的质量标准、材料的性能、材料取样、试验方法、材料的适用范围和 施工要求等。 进场材料质量控制要点是: ①掌握材料信息,优先供货厂家; ②合理组织材料供应,确保施工正常进行; ③合理组织材料使用,减少材料损失; ④加强材料检查验收,严把材料质量关; ⑤要重视材料的使用认证,以防错用或使用不合格的材料; ⑥加强现场材料管理。 14.工序质量控制的内容有: 严格遵守工艺规程;主动控制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及时检查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设置工序质量控制点 工序质量检验内容包括:标准具体化、度量、比较、判定、处理、记录 工序质量控制的步骤:实测、分析、判断
(责任编辑:·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