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二级建造师: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模拟(8)
三、案例分析题 (一) 1.工程项目安全控制应坚持的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项目经理是项目安全 生产的总负责人。 2.项目安全控制的三个重点是施工中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 境的不安全因素和管理失误。 3.实行总分包的项目,安全控制由总承包单位负责。 4.承包单位对分包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包括:审查分包单位的安全施工资格和安 全生产保证体系,不应将工程分包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分包单位;在分包合同中应明确 分包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和义务;对分包单位提出安全要求,并认真监督、检查;对违反安全 规定冒险蛮干的分包单位,应令其停工整改;承包单位应统计分包单位的伤亡事故,按规定 上报,并按分包合同约定协助处理分包单位的伤亡事故。 5.分包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应包括:分包单位对本施工现场的安全工作负责,认真 履行分包合同规定的安全生产责任;遵守承包单位的有关安全生产制度,服从承包单位的安 全生产管理,及时向承包单位报告伤亡事故并参与调查.处理善后事宜; (二) 1.施工项目质量计划的编制原则是: (1)应由项目经理主持编制项目质量计划; (2)质量计划应体现从工序、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到单位工程的过程控制,且应体现从资源投入到 完成工程质量最终检验试验的全过程控制; (3)质量计划应成为对外质量保证和对内质量控制的依据。 2.施工项目质量计划应包括的内容是: (1)编制依据; (2)项目概况; (3)质量目标; (4)组织机构; (5)质量控制及管理组织协调的系统描述; (6)必要的质量控制手段、施工过程、服务、检验和试验程序等; (7)确定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及作业指导书; (8)与施工阶段相适应的检验、试验测量、验证要求; (9)更改和完善质量计划的程序。 3.项目质量控制应坚持“质量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计划、执行、检查、 处理”循环工作方法,不断改进过程控制。 4.项目质量控制应满足工程施工技术标准和发包人的要求。 5.项目质量控制因素包括人、材料、机械、方法、环境。 6.质量控制应按下列程序实施: (1)确定项目质量目标; (2)编制项目质量计划; (3)实施项目质量计划。 (三) 1.本项目的施工技术准备工作应包括: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熟悉设计文件、技术 交底和测量放样。 2.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出现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夜间运输,白天铺筑,造成 水泥稳定碎石粒料堆置时间过长,超过水泥的初凝时间,水泥强度已经损失。 3.沥青混凝土冬期施工的基本要求应适当提高出厂温度,但不超过 175℃。运输 中应覆盖保温,摊铺时应采取“快卸、快铺、快平”和“及时碾压、及时成型”的方针。 4.项目部对沥青混凝土面层自检合格的依据不充分。路面检验项目还应包括:弯 沉值、宽度、中线高程、横坡、井框与路面的高差。 5.项目部在施工进度总结时的资料依据不全面。施工进度总结的依据资料还应包 括: 施工进度计划执行的实际记录和施工进度计划检查结果。 (责任编辑:静)
(责任编辑: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