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一级建造师公路实务真题(5)
(四)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北方沿海地区某高速公路B 合同段施工任务,该段有一座36×40m的预应力 混凝土简支箱梁桥,合同工期为十五个月;采用长度为40~50m、直径为Ф1.5m的桩基础,桥位处 地层土质为亚粘土;下部结构为圆柱式墩、直径为Ф1.3m,柱顶设置盖粱,墩柱高度为4~12m, 桥台为重力式U 型桥台。项目部为了降低成本,制定了先进的、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项目部的 预制场和混凝土搅拌站布置示意图如下:桩基础采用旋挖钻机成孔;墩柱钢筋骨架现场整体制作、吊装就位;墩柱施工采用钢模板,整体 拼装完成后一次吊装就位;再在顶部钢筋四周插入木楔,让钢筋骨架居中,使钢筋保护层厚度得 到有效控制。项目部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提出了水泥、钢材、碎石和砂等几项大宗材料的采购计划, 并邀请了几家材料供应商参加竞标。项目部组织了评标小组,为节约成本,评标的唯一标准就是 价格,项目部最终选择了一家报价最低的材料供应商。 问题 1.说明背景材料中的预制场和搅拌站布置方式的优点。 2.针对0#-15#及21#-36#跨的主梁吊装施工,采用龙门架和双导梁架桥机哪种更适合本桥?说明理 由。 3.背景材料中采用的墩柱钢筋保护层控制方法是否可行?说明理由。 4.如果主梁张拉后的预拱度超过了规范要求,将可能导致桥面系中产生什么病害?并提出防治这 种病害的三条措施。 5.项目部在制定施工方案时,应主要考虑哪四个方面的内容? 6.指出背景材料中合格材料供方选择上的缺陷。并说明合格材料供方评价的依据。 (五) 背景资料 某公路工程所需的主要建材有路基土方填料、砂石材料、水泥、沥青材料、沥青混合料和钢 材等。所有材料均由项目部自己采购和组织运输。项目部材料采购部门拟按工程量清单→材料供 应计划→材料用量计划→材料用款计划→材料采购计划的顺序进行材料计划管理,并对几种材料 的主要工程指标及工程特性提出了如下要求(摘要): (1)对于碎石提出了可松散性要求。 (2)为区分砂的粗细度,提出了砂的平均密度和湿度要求。 (3)对于水泥,提出了针入度的要求。 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有关部门通过资料分析,发现混凝土工程的实际成本比计划成 本增加较多,主要原因是砂、碎石材料成本的增加。但有关资料表明,砂、碎石的购入原价与施 工预算时的价格一致。 在工程施工中还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水泥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了蜂窝、麻面,项目都认为并未影响结构,因此未做任何处理。 事件2:在满堂支架桥梁施工中,发生了支架垮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0 万元。项目部在事后的 第5 天向上级公司进行了汇报。 事件3:在路基施工放样时,由于工期紧,项目部新购了一台全站仪后立即投入使用,并将一台超 过规定周检确认时间间隔的仪器也投入使用,使路基工程按时完工。 问题 1.背景中的材料计划管理程序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2.逐条判断对材料工程指标及工程特性要求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3.从“价差”方面分析材料成本增加的可能原因,并提出通过物耗管理控制成本的方法。 4.事件1 中,项目部的做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提出正确的处理办法。 5.按公路工程质量事故的分类标准,事件2 中所述事故属于何种质量事故?项目部处理方式是否恰 当?说明理由。 6.分析事件3 中存在的仪器管理问题,并提出正确的处理方法。
(责任编辑: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