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一级建造师公路工程教材变化内容(10)
1B412012 掌握路面粒料基层施工 粒料分类及适用范围 1) 粒料分类 嵌锁型——包括泥结碎石、泥灰结碎石、填隙碎石等。 级配型——包括级配碎石、级配砾石、符合级配的天然砂砾、部分砾石经轧制掺配而成的级配砾、 碎石等。 2) 粒料类适用范围 级配碎石可用于各级公路的基层和底基层。级配碎石可用做较薄沥青面层与半刚性基层之间的中 间层。 级配砾石、级配碎砾石以及符合级配、塑性指数等技术要求的天然砂砾,可适用于轻交通的二级 和二级以下公路的基层以及各级公路的底基层。 填隙碎石可用于各等级公路的底基层和二级以下公路的基层。 1B412013 掌握路面沥青稳定基层施工 沥青稳定类基层施工一般要求 1) 按施工规范要求做好各项施工准备工作。 2) 按施工规范规定的步骤进行热拌沥青碎石的配合比设计,即包括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生产配合 比设计阶段,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配合比设计采用马歇尔试验设计方法。 2.沥青贯入碎石基层施工方法 沥青贯入式路面的施工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 撒布主层集料。撒布时应避免颗粒大小不均,并应检查松铺厚度。撒布后严禁车辆在铺好的集料 层上通行。 2) 主层集料撒布后应采用6t~8t的钢筒式压路机进行初压,碾压速度宜为2km/h.碾压应自路边缘 逐渐移向路中心,每次轮迹重叠约30cm,接着应从另一侧以同样方法压至路中心,以此为碾压一遍。 然后检验路拱和纵向坡度,当不符合要求时,应调整找平再压,至集料无显著推移为止。然后再用 10t~12t压路机进行碾压,每次轮迹重叠1/2左右,宜碾压4~6遍,直至主层集料嵌挤稳定,无显 著轮迹为止。 3) 主层集料碾压完毕后,应立即浇洒第一层沥青。浇洒方法应按规范进行。沥青的浇洒温度应根 据沥青标号及气温情况选择。当采用乳化沥青贯入时,为防止乳液下漏过多,可在主层集料碾压稳 定后,先撒布一部分上一层嵌缝料,再浇洒主层沥青。乳化沥青在常温下洒布,当气温偏低需要加 快破乳速度时,可将乳液加温后洒布,但乳液温度不得超过60℃。 4) 主层沥青浇洒后,应立即均匀撒布第一层嵌缝料,嵌缝料撒布后应立即扫匀,不足处应找补。 当使用乳化沥青时,石料撒布必须在乳液破乳前完成。 5) 嵌缝料扫匀后应立即用8t~12t钢筒式压路机进行碾压,轮迹重叠1/2左右,宜碾压4~6遍, 直至稳定为止。碾压时随压随扫,使嵌缝料均匀嵌入。因气温过高使碾压过程中发生较大推移现象 时,就立即停止碾压,待气温稍低时再继续碾压。 6) 浇洒第二层沥青,撒布第二层嵌缝料,然后碾压,再浇洒第三层沥青。 7) 撒布封层料。施工要求应与撒布嵌缝相同。 8) 最后碾压,宜采用6t~8t压路机碾压2~4遍。 1B412014 掌握路面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施工 1、无机结合料稳定类(也称半刚性类型)基层分类 1) 水泥稳定土:包括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未筛分碎石、砂砾、碎石土、砂砾土、煤矸石、各种粒状 矿渣等。 2) 石灰稳定土:包括石灰稳定级配碎石、未筛分碎石、砂砾、碎石土、砂砾土、煤矸石、各种粒状 矿渣等。 3) 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可分为石灰粉煤灰类与石灰其他废渣类两大类。除粉煤灰外,可利用的工 业废渣包括煤渣、高炉矿渣、钢渣(已经过崩解达到稳定)及其他冶金矿渣、煤矸石等。 2、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施工 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施工根据施工方法不同可以分为:无机结合料基层路拌法施工;无机结合料基层 中心站集中厂拌法施工。对于二级以下的公路,用石灰工业废渣做基层和底基层时,可以采用路拌法 施工;对于二级公路,应采用专用的稳定土拌和机,或用集中厂拌法拌制混合料。对于高速公路和 一级公路,直接铺筑在土基上的底基层下层可以用专用的稳定土拌和机进行路拌法施工,如土基上层 已用石灰或固化剂处理,则底基层的下层也应用集中拌和法拌制混合料。其上的各个稳定土层都应用 集中厂拌法拌制混合料,并应用摊铺机摊铺基层混合料。 1B412020 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 1B412021 掌握沥青路面结构及类型 沥青路面按技术品质和使用情况分类 1) 沥青混凝土路面:由适当比例的各种不同大小颗粒的集料、矿粉和沥青,加热到一定温度后拌合, 经摊铺压实而成的路面面层。 强度是按嵌挤密实原则构成的。采用优质沥青, 它是沥青路面中对稠 度要求高,也是取黏稠的。另外采用相当数量的矿粉是沥青混凝土的一显著特点。 较高的粘结力使 路面具有甚高的强度,可以承受比较繁重的车辆交通。但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允许拉应变值较小,会产 生规则横向裂缝,因而要求坚强的基层。对高温稳定性与低温稳定性均有要求。 较小的空隙率使沥 青混凝土路面具有透水性小、水稳性好、耐久性高、有较大的抵抗自然因素的能力,使用年限达 15~20年以上。 沥青混凝土路面适用于各级公路面层。 2) 沥青碎石路面:用沥青碎石作面层的路面,其高温稳定性好,路面不易产生波浪,冬季不易产生冻 缩裂缝,行车荷载作用下裂缝少; 路面较易保持粗糙,有利于高速行车; 对石料级配和沥青规格要求 较宽,材料组成设计比较容易满足要求; 沥青用量少,且不用矿粉,造价低,但其孔隙较大,路面容 易渗水和老化。 热拌沥青碎石适宜用于三、四公路。中粒式、粗粒式沥青碎石宜用作沥青混凝土面层 下层、联结层或整平层。 3) 沥青贯入式:用沥青贯入碎(砾)石作面层的路面,即把沥青浇洒在铺好的主层集料上,再分层撒 布嵌缝石屑和浇洒沥青,分层压实,形成一个较致密的沥青结构层。贯入式路面的强度与稳定性主要由 石料相互嵌挤作用构成。贯入式路面需要2~3周的成型期,在行车碾压与重力作用下,沥青逐渐下渗 包裹石料,填充空隙,形成整体的稳定结构层,温度稳定性好,热天不宜出现推移、拥包,冷天不宜出 现低温裂缝,贯入式路面的最上层应撒布封层料或加铺拌合层。 沥青贯入式适用于三、四级公路,也 可作为沥青混凝土面层的联结层。 4).沥青表面处治:用沥青和集料按层铺法或拌和法铺筑而成的厚度不超过3cm的沥青面层。表面处治 按浇洒沥青和撒布集料的遍数不同,分为单层式、双层式、三层式。表面处治路面的使用寿命不及贯入 式路面,设计时一般不考虑其承重强度,其作用主要是对非沥青承重层起保护和防磨耗作用,而对旧沥 青路面,则是一种日常维护的常用措施。沥青表面处治,一般用于三、四级公路,也可用作沥青路面的 磨耗层、防滑层。
(责任编辑:静)